【明報專訊】膝關節炎為長者常見疾病,嚴重者需換骱。醫管局去年5月起針對膝關節炎病人提供中西醫協作治療,截至今年3月底服務280人,有舊患復發的資深羽毛球教練參與計劃後病情控制理想,可繼續教羽毛球。醫管局骨科統籌委員會主席尹耀宗表示,部分輕微或中期階段病人可透過非手術方法治療,希望提供更多治療選擇予病人。
膝骨關節炎治療屬目前6個中西醫協作計劃之一,去年5月首先於博愛醫院中西醫綜合門診開展,至本月已擴至5個聯網的指定服務點。年滿18歲及於專科門診獲診斷為膝骨關節炎的骨科病人可參與。截至今年3月底共280名病人參與治療,大部分是長者及女士,平均年齡68歲。
羽球教練針灸免服止痛藥 如常教波
尹耀宗稱,其中一名參與計劃的68歲羽毛球教練,她於2019年確診膝骨關節炎。他說患者治療數年以來,一直維持合理的膝功能水平,惟直至去年起感覺到膝痛較以往頻密,並轉介到中西醫協作計劃,進行針灸等治療。他稱病人至今不用處方長期止痛藥,亦毋須輪候膝關節置換手術,病情一直受控,可如常繼續教羽毛球。
計劃當中,中醫除提供針灸外,亦可拔罐、推拿等,西醫及物理治療師亦會按情况參與。尹耀宗表示,計劃不設名額,適合不同嚴重程度的病人,包括初期病發患者、接受物理治療但成效不理想,以及正在輪候換骱的病人。
尹耀宗表示,隨着人口老化,因膝骨關節炎而需接受治療的病人只會愈來愈多,輕微以至中期患者未必需要做手術,希望透過分層治療方法,讓嚴重患者優先接受手術。他指出,部分輪候置換膝關節的病人,參與中西醫協作後選擇退出輪候名冊,但數目並非很多。他強調計劃目標是提供多元治療選擇,會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