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洪厦集運如用鉸接巴士或無軌電車 料載客117及172人

【明報專訊】元朗區議會昨討論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走線規劃,多名區議員關注系統與車路共用路面情况、系統載客量及與現有或即將興建鐵路線連接。土拓署及運輸署代表稱,目前走線將在繁忙路段使用高架行車道,冀其餘路段在地面,以便利市民上落車;而途經的7個路口中,3處因車量不多而採用共用路口,並估算系統如採用「鉸接巴士」或無軌電車,載客量分別約117人及172人。

系統第一階段長約4.5公里,擬設7個車站,連接泥圍和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有區議員關注系統能否接駁港深西部鐵路及興建中的屯馬線洪水橋站、路面優先權及收費事宜。

路權優先有助系統效率 暫未定案

運輸署高級工程師(元朗)文家豪稱,現時系統是否擁路面優先權尚未有定案,但適當優先權可提升系統運作效率,會預留彈性按日後需要設置,亦會與未來營運商磋商和檢視安排。

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巴士發展(大嶼山)羅凱晴則稱,署方倡車外收費,是否使用現時輕鐵開放式收費或其他方式,當局持開放態度。至於轉乘現有公共交通會否有優惠,當局招標時亦考慮此因素,鼓勵投標者盡量提供適當轉乘優惠。

土拓署總工程師(西)何啟浩亦指,屯馬線、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及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站,分別為架空、地面和地底車站,屆時有自動行人電梯、隧道和天橋連接;至於1號線餘下路段、2號及3號線走線等,則待相關區域規劃完成才可審視。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