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洪厦集運設3線 首段最快2031落成 2號3號線未有定案 議員:分段規劃礙評估效益

【明報專訊】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公布洪水橋/厦村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走線規劃,共設3條路線,包括來往輕鐵泥圍和頌富站的1號線、來往流浮山和屯馬線天水圍站的2號線、來往元朗南新發展區和屯馬線天水圍站的3號線,以貫通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兩個新發展區,並連接現有屯馬線及輕鐵網絡。系統分階段推展,首階段先建1號線部分路段,即由泥圍至洪水橋/厦村的物流、企業和科技區一帶,料最快2031年落成,而1號線餘下向北伸延至輕鐵頌富站路段,以及2號和3號線則未有時間表。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新發展區發揮空間多,一併規劃整套走線理應可行,不解為何仍分階段,倡當局盡快規劃餘下部分,以更精準評估系統應採取的技術方案及效益。

1號線長6公里 先建4.5共7站

土拓署:納意向書建議 明年招標

整個系統全長約16公里,其中1號線約6公里,設10個站,當中先發展的泥圍至物流、企業和科技區路段約4.5公里,擬設7個站。該段預計由泥圍開始,依次途經市中心、屯馬線洪水橋站、住宅區、物流企業和科技區,並在洪水橋站接駁至未來的港深西部鐵路。擬議車廠將會設在物流、企業和科技區內。

政府去年底邀請供應商及營運商就系統規劃提交意向書,接獲27份回應。土拓署表示,上述方案是透過意向書和從不同渠道聆聽市民聲音,改良設計後提出。系統預計將服務兩個發展區內約30萬居住人口及約16萬就業人口,政府爭取明年就首階段系統相關道路建造工程及採購和營運合約招標,預期2027年批出兩份合約,2031年或之前完工。

陳美寶:1線地區早入伙先規劃按需要調整走線

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昨在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稱,先發展1號線部分路段是考慮到該區一帶較快有人入住,系統相關規劃文件將提交區議會討論,當局會持開放態度按需要調整走線,並努力加快工程。

張欣宇:全盤規劃才知勝巴士否

香港新方向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新發展區基本上是「一張白紙」,故在起步階段規劃整套系統理應不難,若分階段推展,或影響區內交通網絡效益,「區內會有巴士、小巴,為何要用新型系統?有全盤規劃才能比較新系統與現有公交何者更具效益」。他重申,新系統優勢是建造快,仍要分階段開通是不合理,盼當局一併交代2號及3號線走線。

翻查資料,元朗南發展區及洪水橋/厦村發展步伐相若,分別最早於2029、2030年有人口遷入,但系統連接元朗南的3號線未有時間表。

劉國勳:元朗南2029入伙 應早規劃

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明白新發展區內的基建發展有時受收地進度限制,1號線餘下路段亦因橫跨同樣正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料需時詳細規劃,但2及3號線仍不應太遲推展。他估計現因仍無走線方案,分別2029及2032年入伙的元朗南第一及二期居民屆時只能乘搭巴士,當局應提早規劃、及時動工,令元朗南可在入伙時已有集運系統。

劉國勳說,只要盡早確定走線,程序上理應可將用地提早抽出發展,毋須等整個新發展區完成收地。他又期望1號線終點站可由頌富再向北延伸,以方便前往天水圍北鄰近濕地。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