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沙塵撲港 屯門PM10半日飈33倍 空氣污染物風弱難散 天文台料影響今明持續

【明報專訊】受內地沙塵氣流影響,本港空氣質素前晚起逐漸轉差。環保署公布,昨午各區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風險一度升至「甚高」水平,預料沙塵氣流對香港影響可能持續一兩天。翻查紀錄,各區懸浮粒子濃度前晚開始飈升,尤以屯門監測站最嚴重,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10多小時內急升33倍。環保署稱前日午間已在該署網站發預警提示,昨早7時再發新聞稿提示公眾。有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認為,對於需長期戶外工作人士而言,當局愈早通知愈好。

各區空氣健康風險一度「甚高」

一道冷鋒上周六(12日)橫過廣東沿岸,隨後而至的強烈東北季候風令本港氣溫急降,相關沙塵氣流罕有令本港空氣質素轉差。環保署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網頁顯示,前晚各區PM10濃度飈升,屯門一般監測站由前晚9時每立方米11.8微克,升至昨早11時401.7微克,升幅33倍,空氣質數健康指數一度升至10,即健康風險水平「甚高」。其他地區PM10濃度亦普遍飈升,例如上水一度升至逾320微克,較前晚升逾10倍。

除了PM10,直徑更小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亦飈升。以上水為例,前晚9時PM2.5濃度為7.3微克,10時升至19.1微克,之後升勢持續,清晨4時一度逼近100微克,直至昨晚8時稍回落,處於66.4微克水平。

翻查紀錄,環保署昨早7時及昨午1時許發稿稱,受一股東北季候風相關沙塵氣流影響,「背景污染物」中的懸浮粒子錄得水平高於平常。隨着季候風稍後逐漸緩和,本港風勢較弱,不利污染物擴散,預計今明兩日污染物仍處較高水平。環保署昨午一度預測近黃昏時,部分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可能達最高10+的「嚴重」水平,最終昨晚並無監測站達到該水平。

環保署稱,沙塵粒子主要是體積較大的粒子,故PM10升幅較大,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PM2.5升幅較少。該署又指,今次沙塵氣流對香港影響可能持續一兩天,由於經長距離傳輸,沙塵對香港影響預計只會和一般處於靜風下空氣污染物累積的程度相若。

環署:前日下午已循網站預報

翻查紀錄,本港上次受沙塵暴影響是2010年,多區空氣污染指數(2013年轉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升至500的「極限」水平,不少市民要戴口罩外出,政府被指未能及時預測沙塵暴影響。至於今次事件,本港前晚已錄得PM10飈升,環保署在翌晨發稿;環保署解釋稱,前日下午2時半已透過網站發出預報提示,昨早7時再發稿,目的是提供更詳盡資訊,讓市民安排當天活動或外出時掌握更詳盡的空氣質素資訊和健康建議。

中央氣象台上周四已發出大風橙色預警和沙塵暴藍色預警。氣象台近日再預料沙塵由北向南蔓延,跨過長江,抵達華南地區,南方大部分地區會出現浮塵天氣,空氣質素差。

濕度昨跌 1984年以來4月最低紀錄

另外,天文台昨指東北季候風正為廣東沿岸帶來非常乾燥天氣,昨日多區相對濕度降至30%或以下,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更曾跌至21%,打破1984年設置自動氣象站以來4月份的最低紀錄。天文台指,明日本港會轉吹偏東風,沙塵天氣情况會逐漸緩解。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