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5個水浸風險較高行車路段將試行「涉水綫」系統,實時監察水浸情况。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表示歡迎,認為措施可讓駕駛者了解前面路况,認同倘前路有水氹,駕駛者停車並亮起危險警告燈是較穩妥的做法。他又建議當局可把這些路段的水浸最新情况透過主要幹道大型指示牌展示,令更多駕駛者掌握路况。
籲0.2米警示 政府:或擾民
李耀培表示,標尺積水深度設定於0.3米是合適水平,因一般私家車如水浸達0.3米,已達輪胎的一半、即高於死氣喉,不宜再前行。他指本港不少地點都有較低窪的路段,大雨時容易水浸;又指不少司機眼見積水仍勉強前行,汽車可能死火,甚或引致路面大擠塞,相信新系統能有效監測路况,讓相關部門更快動員到場處理。
李又建議,政府可考慮是否於積水達0.2米時已開始行動,又或提早發出警示,令駕駛者及早準備。不過政府發言人昨日回應為何不以0.2米作警示指標時稱,定為0.2米會有擾民效果,重申水深至0.3米便會派員盡快到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