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工謝世傑入稟司法覆核,挑戰環保署有條件批准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其後他稱遭恐嚇,申請退出案件,由西貢前區議員陳嘉琳接手取代訴訟。高院昨駁回陳嘉琳的替代申請,並批准謝世傑退出訴訟,案件獲撤銷。法官表示,謝和陳共通點甚少,陳任職機構無涉獵環保議題,亦沒有就新田環評發表意見,估計她知悉謝退出才有意接手。
高院指陳嘉琳沒就新田環評表意見
政府歡迎裁決,環保署亦歡迎高院否決更換訴訟人的申請。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司法覆核已告一段落,為新田科技城發展消除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全力推展這個北部都會區的旗艦項目,全速提供創科用地,為香港增強經濟發展動能;並使之成為一個集產業發展、生態保育和宜居環境於一身的現代化新發展區。
本案由謝世傑去年8月入稟至昨日官司完結,歷時逾8個月(見表)。謝世傑和陳嘉琳均對裁決表示失望,陳表示早前法庭聆訊後,其親友亦收到滋擾信和言論抹黑,呼籲尊重法治精神。法官高浩文在判辭開首表示,申請司法覆核許可一般不應視為接力比賽的「起步槍」,惟謝世傑早前申請由陳嘉琳「接力」成為訴訟人,以待謝退出後,訴訟仍繼續。
謝在誓章供稱他和法律團隊去年11月起遭受網上攻擊,有家人被「起底」滋擾(見另稿)。謝對替換申請表示遺憾,因法援署經重新審視,今年1月以不符經濟審查及案情審查為由拒絕其法援申請。他擔心敗訴後須負擔訟費,曾尋找資金不果,終決定退出,其後知悉陳嘉琳願意加入訴訟。
根據判辭,陳嘉琳曾任職非政府機構,為新田科技城、濕地公園等項目草擬聲明,並帶隊觀賞新田魚塘雀鳥。申請方強調本案涉公眾利益,不應因謝退出而終止訴訟,盼法庭批准陳代為參與。判辭引述一名環保署官員反駁,署方沒有收到陳提交意見書,環保界別簡報會不見其身影;申請方則回應,簡報會不對外開放,陳任職的機構沒有獲邀。法官考慮資料後認為,陳目前似乎受聘於宗教團體「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官網不見有環保資訊,難怪不獲邀出席。
官指謝世傑退出因不獲法援及資金
遭受滋擾因素不太重要
法官認同申請方所指,新田環評涉及環保和基建範疇,攸關公眾利益,但法庭只會在適當提出司法覆核的情况下,審視當局決定是否合法,不會「四處尋覓」部門決定檢視潛在爭論。若無人提出法律挑戰,事件在法庭的角度便告一段落;若有人逾時申請,而情况不適宜延期,法庭同樣視為告一段落。
本案而言,法官認為謝世傑退出的主因,是他不獲法援和找不到額外資金,他遭受滋擾的原因相對不太重要。至於陳嘉琳的申請有否超出司法覆核3個月期限,法官稱假設陳是原本申請人,法庭會接納她有足夠理據,或批出許可,前提是當時沒有「更佳」的申請人;若陳今年3月始入稟,肯定因逾時申請而被駁回。法官認為,陳沒有解釋逾期申請的原因,她曾處理其他司法覆核,理應知道入稟時限,估計她和謝討論之後,才有意接手訴訟。
官認同攸關公眾利益
惟謝世傑以外無人提出挑戰
法官相信,謝世傑和陳嘉琳均關心環保和法治,但兩人沒有展示足夠的利益一致性(identity of interests),使法庭行使酌情權批准逾時申請,而兩人共通點甚少。法官稱本宗覆核沒有結果,或令部分人失望遺憾,但除了謝之外,沒其他人提出類似法律挑戰;謝自行決定不再繼續訴訟;且法庭仔細分析後,確認不能接納陳取而代之,遂駁回陳的替代申請,並廢除原定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