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機場客運量去年仍僅及新冠疫情前七成,數據顯示港人客量已回復疫前,旅客量則仍落後。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於專訪透露,正研究於高鐵西九龍站增設市區預辦登機及行李託運服務,另正探討建立無人駕駛系統接駁高鐵站及附近的機場快線九龍站。她稱,兩措施會分階段推展,預計前者會較先實行。
加強陸空連接 吸內地客來港飛
財政預算案提出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至200元,引起社會討論或影響客量,有意見認為當局應為大灣區客提供更多便利,吸引他們「來港飛」。陳美寶稱,當局認同需加強高鐵站及機場的連接,令內地客有更多誘因使用香港機場,近日機管局及港鐵已正研究在高鐵站增設行李託運及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務求令高鐵客到港後可馬上放下行李,「行李直接送到機場,旅客便有些時間留在商場行吓、消費吓」。
旅客要從高鐵站到機場,最快可經圓方商場到九龍站搭機鐵,陳美寶形容兩站「話遠唔遠,話近唔近」,當局雖已在沿途增設很多指示,讓旅客知道如何步行來往兩站,但始終不是直接通道。考慮到旅客或感不便,當局正研究建立無人駕駛系統接駁高鐵西九龍站及九龍站。
她透露,概念來自機管局目前亦在研究無人駕駛車輛在機場附近道路行走,當局認為可探討擴展至高鐵站與九龍站之間。翻查資料,機管局早前稱正測試一款16座無人駕駛車輛,接載旅客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航天城。
另外,政府早前批出38個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大部分於市區應用的項目均是巡查、救援等公共服務,涉送貨、送外賣等商業項目集中離島、馬鞍山等沿海地區。被問到如無人機難在人口密集的市區作商業應用,會否難成「經濟」,陳美寶表示「經濟不止是商業價值,公共服務效能提升,對社會來說也是一個經濟價值」,亦不認同僅因離島應用便不構成經濟,離島人口密度也高,「長洲、南丫島每日都有定班船,不是所謂偏遠地方」。
無人機試公共服務 「也是經濟價值」
當局早前稱將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地方予無人機發展航線,對於會否犧牲發展密度,陳美寶表示,的確在規劃北都路面及樓宇頂層設計時需額外預留空間設起降點,但北都面積較廣,她相信可平衡。她又說,當局會安排北都發展一些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舉例由深圳灣口岸送貨到流浮山,「相信在北都是可做到(無人機)商業行為」 。
低空經濟有否KPI 稱暫難量化
至於當局有否為低空經濟可帶來的產值設KPI(關鍵績效指標),陳稱現階段難量化,「今日未能夠咁快答到你」,當局會觀望沙盒表現,整合數據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