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要審視製造業對本港經濟的貢獻,可參考製造業在本地生產總值(GDP)的佔比,但隨着新型工業化發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聯同政府統計處擬定了香港「製造及新型工業產業」的經濟活動涵蓋範圍,涉及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元素,並於昨日發表有關活動的經濟表現統計數字,2023年香港「製造及新型工業產業」的增加價值為768億元,按年增幅7.6%,佔GDP的2.6%。
孫東:更針對地制定政策
根據統計處數字,單計製造業,在2023年佔GDP佔比為1%。創科局長孫東在新聞稿解釋,為了更針對地制定不同政策措施,並有效引導社會資源支持及促進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以及新型工業在本港發展,須明確指定所涵蓋的經濟活動範圍,編製相應的統計數字,客觀量度創新及新型工業的發展進程。
「製造及新工業」成新統計範疇
統計處根據現行《香港標準行業分類2.0版》劃定對應統計範圍,擬定相關經濟活動範圍,涵蓋六大範疇,包括「製造業」、「科學、產品設計及技術開發」、「數據服務及軟件開發」、「驗證、測試及認證」、「專業技術服務」,以及「環境工程及綠色事業」。統計處稱,未來會繼續與時並進,與創科局及其他持份者適時檢討相關統計框架。
工總主席莊子雄回應本報查詢表示,新擬定的數據範疇比以往更能有效反映香港工業對經濟的貢獻。他解釋,以往本港統計數據僅反映香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1%,新的數據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料,讓政府及社會各界更清晰掌握香港產業結構的最新發展狀况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