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戶戶送告終 外賣員憂索賠難追 關注組最快下周入稟勞資審裁 恐紀錄被刪促政府介入

【明報專訊】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昨午結束在港服務,外賣員權益關注組稱戶戶送上月初宣布撤港至今接獲約25名外賣員求助,至今陪同16人到勞工處落案求助,主要涉追討遣散費和工傷索償等,最快下周四(17日)入稟勞資審裁處。關注組成員林凱汶稱戶戶送有逾1.2萬名外賣員,求助個案最長為平台提供服務逾7年,惟平台以「自僱」合約為由對外賣員僱員保障安排隻字不提,期望相關部門協助。

勞處:倘調停不果 轉介審裁

戶戶送截稿前沒回覆本報查詢。被問如何跟進戶戶送外賣員情况,勞工處稱如平台工作者認為與平台公司存僱傭關係及提出僱傭申索,處方會提供調停服務;倘經調停仍未能達成協議,有關個案會應申索人要求轉介勞資審裁處裁決。

攻港逾9年的戶戶送昨午3時結束香港服務。外賣員權益關注組稱,正循法律途徑協助追討解僱補償,包括12名少數族裔車手和4名華人外賣員,涵蓋逾1.3萬至10.7萬元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4667至10.8萬元有薪年假等;另有約5名外賣員即將向勞工處求助。

員工:公司定價限時 「自僱」無理

巴基斯坦籍Khan Jahangir自2019年成為戶戶送外賣員,日均工作10小時,每周工作6日掙取約9000元。他認為,戶戶送透過應用程式控制其運輸路線及送達時間,用戶訂單由平台而非外賣員定價,定性他為自僱並不合理,下周會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約46.7萬元僱員福利,涵蓋遣散費、長服金及有薪假期等。他已轉至Keeta,該平台現就繁忙時段訂單向外賣員提供較高獎賞,惟他擔心獎賞隨戶戶送撤港逐步減少。

車手交通意外索診金無下文

「車手」慶叔(化名)去年在九龍東送外賣時遭巴士撞至輕傷。有別昔日申請保險索償後本港代理商兩周內發放,他是次向平台的英國代理商索償,對方僅要求補交資料,約980元醫療費仍未能追討,擔心再無下文。為戶戶送工作逾5年的慶叔曾申請加入其他兩個平台工作不果,他憂年屆69歲難再找到工作,不排除申領綜援,但「希望活得有尊嚴,不用向政府求助」。

重傷被當自僱賠9萬 盼訴終院

另一「車手」阿標2022年在嶺南大學送外賣時「自炒」,兩度入院做腦部手術,醫生認為他至今仍未適合工作,妻子亦需辭職照顧他。他曾申請法援不獲批,正待法援署重訴結果,計劃以「非自僱員工」身分上訴至終院追討更多賠償,因平台定性為自僱員工,當時僅發放6個月工傷賠償即約9萬元。他擔心平台在港結業會影響追討成效。

關注組仍未能與戶戶送本港負責人聯絡,林凱汶要求平台立即交代工傷索償安排,另促請相關部門介入,要求該公司提交與外賣員工作相關紀錄作呈堂證據,以免平台隨時刪除,影響外賣員追討成效。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