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新聞處歷年開支預算顯示,近年處理的傳媒查詢數目同樣下跌,去年處理64.9萬個查詢,較2014年減近16%,也是回歸後新低。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近年政策討論空間收窄,傳媒之間競爭減弱,均影響傳媒查詢多寡。
政府新聞處過去10年處理的傳媒查詢有升有跌,由2014年約77.1萬個,逐步升至2017年近85.3萬的近年高位。及後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新冠疫情期間,新聞處維持每年處理約80萬個查詢,去年查詢數字跌至64.9萬,是1998年以來最低。
李立峯:提問氣氛減 記協:大型傳媒停運
李立峯分析,近年社會環境改變影響傳媒生態,媒體之間互相競爭、主動提問的氣氛減弱,政策討論空間縮窄,社會對政府施政關注度降低,均導致傳媒較少向政府查詢,尤其關乎政治敏感的議題。他說,公民社會昔日會與傳媒互動,構思問題由記者向當局發問,惟近年公民社會不再活躍,亦令傳媒查詢減少。他認為,仍需觀望數目下跌是否持續現象抑或只是個別情况。
記協主席鄭嘉如認為,近年新聞從業員流失、大型傳媒停運都導致傳媒查詢下跌。她關注,倘記者減少主動發問、依賴政府發布消息,將影響傳媒在社會討論的主導性以至作為「第四權」的監督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