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昨日原定辯論自由黨張宇人提出、檢視中小學「小班模式教學」成效的議員議案。張宇人發言時批評,教育界朱國強(圖)提出的修正案刪走檢視中學小班教學內容,「將原議案改至面目全非」,罕有在會上表示「不動議」議案,是今屆議會首次。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隨即宣布休會,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質疑做法違反《議事規則》,指張宇人發言已屬正式動議議案,根據《議事規則》須在無議員異議下才可撤回(見另稿)。
張宇人提出的無約束力議案,促請政府全面檢視中小學以小班模式教學的成效。朱國強的修正案刪走檢視中學小班模式教學的字句,加入「因應中學生的學習差異及精神健康,評估在中學進行小班教學可行性」。
朱修正案改字句 張:面目全非
張宇人昨日發言時批評,朱國強修正案只要求檢視小學小班教學成效、縮窄討論範圍,令議案有欠宏觀全面,改變議案原意,因此決定不動議議案。他稱立法會有不成文慣例,議員理應互相尊重,提出修正案需聚焦原議案,「絕不會、也不應騎劫議題,將原議案改至面目全非,然後煙消雲散,最終導致政策討論失焦」。他說今屆議會發生多次類似事件,建議檢討《議事規則》並設規範,籲議員「恪守議事倫理,正確使用修正案,不要攔途截劫原議案」。
現時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政策,中學未有推行。張宇人稱,中學學生人數持續下跌,小班教學是現實狀况,他另在社交網站發文,反駁有報道指他「擺烏龍」和「不熟書」,解釋稱正因中學無實施小班教學,與立法會秘書處商討後在議案採用「小班模式教學」字眼。
朱:修改令討論聚焦 張做法不當
朱國強會後回應稱,張宇人指他「騎劫」議案之說絕不合理,由於中學未推行小班教學,他因此將議案措辭修改為評估在中學實施小班教學的可行性,與原議案無矛盾,反而讓討論更聚焦。他認為張宇人會前無主動解釋議案用意,卻要求其他議員自行詮釋,做法不妥當,並指張因為修正案不合己意便「撤回」議案,是浪費政府、議員與秘書處的資源、心力和時間。
梁謝爭論議案已「動議」否
梁君彥在張宇人發言後隨即宣布休會,程序引起爭議。根據《議事規則》,動議人在動議前可隨時撤回議案,否則須在沒有議員提出異議並獲立法會或全體委員會許可,方可撤回。梁宣布休會後,謝偉俊於會上提出規程問題,稱根據《議事規則》,梁應先詢問有否議員反對撤回議案,「(辯論)已經開展了,不是主席一個人就可以撤銷」。梁解釋稱張宇人不是撤回議案,由於議案沒被動議,立法會不能繼續辯論;會議隨即結束,根據直播時間,昨日會議歷時近12分鐘。
謝偉俊會後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動議辯論當時已展開,按《議事規則》議案須在無議員異議下才能撤回。他又斥張宇人的做法「輸打贏要」,指張措辭嚴厲、針對性地批評朱國強後,不容對方答辯,「極不公平,也不尊重其他全體議員」,形容是「議會欺凌」;帖文配圖寫上「立法怎可不守規 議員哪容大蝦細」。議事規則委員會副主席、經民聯梁美芬認為,今次事件不涉違反議事規則,亦毋須修訂,稱現時已是「良政善治年代」,議員可透過溝通協商解決問題,減少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