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率先試行的南區及荃灣「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首期服務協議今年5月結束,民青局長麥美娟昨稱為免服務真空或斷層,將延長兩區關愛隊的服務期限,與其餘16區看齊,按比例計算額外資源及績效指標;而全港關愛隊工作表現稍後將公開,服務數字「一定要達到KPI」,但強調數字不能反映服務成果。另外,全體區議員上任首年的工作報告下周一(31日)將公開,市民可到各區民政處申請查閱。
對於下一期關愛隊會否公開接受申請,麥美娟表示正檢討服務協議,稍後有定案,強調會考慮地區情况以物色合適的承辦團體。政府稍後將整理並公開全港關愛隊的工作表現,但麥美娟昨稱,服務數字不能反映成果,例如工作報告交代關愛隊的家訪次數,但不會提到及後的跟進與轉介工作,「數字一定要達到我們的KPI,但是那個數字其實反映不到很多他們在地區服務的成果」;又說整理報告後,會將「一些數字」告訴社會。她稱,下月將舉行「好人‧好事分享會」,讓社會更具體知道關愛隊工作。
稱報告提家訪次數不提跟進
下月辦「好人好事分享會」
南區及荃灣關愛隊分別有17隊及19隊,先後在2023年4月底及5月初展開工作,為期兩年的服務協議今年5月結束,其餘16區關愛隊服務期則到今年9月或10月才完結。麥美娟昨說,為更有系統管理關愛隊工作,確保不會出現真空期或斷層,將延長南區及荃灣關愛隊服務期至9月或10月,讓全港18區關愛隊在第二期協議可一同開展服務。
區議員工作報告 下周一可查
《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列明,區議員每年須向區議會主席提交工作報告,包括接獲市民意見及處理個案數目、關注的地區議題及行動、曾舉辦的社區參與活動等。麥美娟表示,全體區議員已如期提交報告,謂他們過去一年努力履行職責,共處理45萬個市民查詢,亦在地區推展活動及服務。她說,公眾下周一起可到各區民政處登記申請查閱區議員工作報告。
被問到有區議員牽涉刑事案件仍繼續履行職務,麥美娟重申非常重視區議員行為,待案件審訊後將嚴格執行《區議會條例》及《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