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醫衛局:引進藥械否 不受「誰捐」左右 稱考慮安全實證成本 李嘉誠基金會治肝癌新系統未入器械表列

【明報專訊】本港兩間醫學院及養和醫院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可無創治肝癌的Histotripsy系統,惟隨着港大醫學院將儀器轉移至港怡醫院等,所有儀器日後只在私院使用,亦有意見質疑為何未納入公營醫療。醫衛局、衛生署及醫管局昨晚綜合回應提及,公營醫療系統應用創新藥械有嚴格既定機制,醫管局評估和決定引進新藥、器械和其他創新治療方法時,需確保公平客觀及謹慎運用公共資源,「考慮過程中不會亦不應受有關治療方法是否由個別藥械生產商提供或捐助左右」。

Histotripsy於2023年10月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面市,透過超聲波組織碎片化技術,可毋須開刀治肝癌。李嘉誠基金會去年8月公布向港大醫學院捐贈首部Histotripsy,並先資助病人在瑪麗醫院免費臨牀試驗。本報昨報道該儀器本月將移至港怡醫院,據悉中大醫學院獲贈儀器未來亦將在中大醫院使用。

關注研究結果 期待科學依據

醫衛局、醫管局和衛生署綜合回應強調,創新藥械必須通過科學實證,包括臨牀試驗確定安全有效,才可轉化臨牀應用;醫管局評估和決定引入新藥、器械或治療方法時,需考慮安全性、治療效果有否充分實證數據、引進成本效益及與現有相關治療的優劣比較。

政府和醫管局另十分關注相關臨牀研究結果,期待數據可為未來更廣泛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港大:按計劃臨牀試驗 將撰報告

港大醫學院昨回覆本報時沒回應為何轉移儀器到港怡醫院,稱團隊按捐贈計劃去年9月起已在教學醫院瑪麗醫院臨牀試驗,為40名病人提供治療,研究計劃仍在進行,團隊會按臨牀慣例做長期術後觀察,將蒐集數據以撰寫學術報告,計劃在國際期刊發表。

該院稱,研究團隊亦可透過與另一教學醫院港怡醫院共同管理的臨牀試驗中心,運用另一同類型儀器臨牀試驗,以期讓更多病人受惠。

消息:港怡獲兩部 一訓練一臨牀

據悉,日後將有兩部Histotripsy長置港怡醫院,包括原置於瑪麗醫院的1.0系統及另一部2.0系統。消息人士續稱,1.0系統將在港怡用作訓練,2.0則月底起用作臨牀服務。連同中大醫學院和養和醫院,李嘉誠基金會共捐贈4部Histotripsy。

本港現無法例規管醫療儀器,衛生署鼓勵供應商將產品表列於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並優先採購表列儀器。

至於Histotripsy,政府稱目前有關醫療器械未表列於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衛生署近期接獲一項超聲波組織碎化醫療器械申請表列,仍在處理。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