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終審法院下月1日起將現場直播實質上訴案件,司法機構表示涉及國家安全相關訴訟、受矚目的公共秩序案件、「受高度政治關注的案件」,以及保障兒童權益、私隱或商業機密等案件不會直播,同時案件實體聆訊仍可旁聽。司法機構計劃以先導計劃形式推行,為期兩年。
司法機構2023年起探討在高級法院引入現場直播,去年終院有4宗案件試行現場直播,今後司法機構則於自家平台現場直播,聆訊結束後會在終院網站保存一個月。根據案件審訊表,下月一宗涉及司法覆核地政處長案件,以及一宗涉新界丁屋路權的民事案將成為首兩宗正式現場直播的案件。
司法機構:免訴訟人律師受壓
司法機構解釋稱,不在部分案件直播,旨在維持法庭內的應有行為舉止,避免對訴訟人和律師造成過大壓力,以及維護司法公正和公義。當局重申,除非終院另有指示,不直播的案件聆訊仍會向公眾開放,公眾可一如以往親身出席聆訊。
司法機構又提醒,包括傳媒在內,公眾不得錄製或使用現場直播片段作任何用途。立法會預期於本月26日恢復二讀辯論《法院(遙距聆訊)條例草案》,當中建議提高未經批准攝錄罰則,司法機構提醒條文將適用於先導計劃期間終審法院聆訊的現場直播。
另外,司法機構繼今年2月委任大律師烏佩貞為首名專責免遣返聲請案件的高院原訟庭暫委法官,根據憲報及案件審訊表再多兩人獲委任為暫委法官(免遣返聲請),分別是大律師王斌暉及王永愷。根據兩人履歷,王永愷曾任暫委高等法院副司法常務官及暫委區域法院法官,王斌暉則曾任區域法院暫委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