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李嘉誠基金會去年公布,向本港兩間醫學院及養和醫院各捐助一部治療肝癌的突破性醫療系統Histotripsy,並先資助病人在瑪麗醫院免費參加「臨牀試驗」,惟該儀器本月將移至私家港怡醫院,月底開始治療私院病人,有關套餐港人收費25萬元起,而據了解,中大醫學院獲贈的儀器未來將在中大醫院使用,換言之3部儀器都將在私院使用。有病人組織表示,希望公眾有更平等的機會使用先進療法,關注未來港怡會否資助大經濟困難的病人治療。
被指未納服務致閒置瑪麗
醫衛局:臨牀研究用,港大主理
事件亦引發成醫衛局與社交平台專頁的隔空爭論。事緣有facebook專頁前日發帖文指稱,政府無將置於瑪麗醫院的Histotripsy儀器納入公院服務系統,「儀器擺在公立醫院投閒置散,大眾難以受惠,這才促使李嘉誠決定將它移往私立的港怡」。醫衛局昨晚回應指帖文「不盡不實」,局方「深表遺憾」,強調有關醫療器械是用於「臨牀研究」,由港大醫學院主理。醫衛局又稱,「在醫療儀器或藥物研發上,臨牀試驗與臨牀服務是兩碼子事,未完成臨牀試驗不能成為臨牀服務」,呼籲市民徵詢醫生等專業人員意見,切勿受其他網上廣告式或代言人式宣傳所影響。
本報向港大醫學院查詢轉移有關儀器的原因、有多少患者參加臨牀研究及成效為何,以及儀器轉移後會否繼續臨牀研究等,截稿前未有回覆。
港怡月底投用 港人收費25萬起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8月向港大醫學院捐贈亞洲首部Histotripsy,儀器採用組織碎化技術在香港做臨牀試驗。港大醫學院曾表示預計為20名肝癌病人免費治療。上周五(7日)港怡醫院發稿,感謝「李嘉誠基金會將首台HistoSonics(即Histotripsy)系統置於港怡醫院」。院方網站顯示,套餐費用30.8萬元起,合資格香港居民可減免5萬元。
消息:基金會知悉安排
盼幫更多人兼推「醫療經濟」
消息人士稱,李嘉誠基金會知悉有關安排,指有關儀器將一直置於港怡醫院治療病人,並做醫學研究,相信這安排會令更多市民及外地人士受惠,發揮最大效率,亦能發展「醫療經濟」。
有關儀器移至港怡醫院的原因,消息人士稱該儀器此前一直在瑪麗醫院開展臨牀試驗,已有幾十名病人受資助,但因仍屬「臨牀試驗」,未能納入公院常規服務,而參與醫生不能長時間從事臨牀試驗,要做其他醫治工作,為免儀器閑置,令更多病人可接受治療,故把儀器轉至私家醫院,以服務更多市民及外地病人。
至於中大醫學院獲贈的Histotripsy 2.0系統,消息人士稱將在臨牀試驗完成後,長置於中大醫院治療病人,「呢個係捐贈時就達成嘅(協議)」。換言之,李嘉誠基金會捐贈給兩間醫學院的儀器最終都會在私營體系服務。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稱,若有關儀器治療效果佳,屬先進治療方法,盼公眾有更平等的機會接受治療,「而不是要有錢先可以」,又關注港怡等私家醫院會否資助有經濟困難者,並盼港大醫學院交代清楚當初的合作備忘。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