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現時水耕貨櫃以種蔬菜為主,不過綠芝園創辦人譚嗣籇最近看中新的「作物」,就是種草。採訪期間,他的水耕貨櫃內放有一盆盆大麥草、小麥草、黑麥草,譚稱仍在研究中,每一造採收後都由工作人員磅重、記錄數據,以便及時調整種植參數取得更佳收成。
香港馬會接洽 為賽馬供應鮮草飼料
「很多人以為現代畜牧業只需要餵飼料,其實不是。」譚嗣籇透露,香港賽馬會正與他接洽,看能否為馬會700多隻賽馬提供鮮草,因鮮草含有較高蛋白質,對賽馬消化系統及肌肉力量有更多好處,是乾草或飼料取代不了。以每匹馬每日約吃17公斤草料計,若當中1公斤是鮮草,便需要用40個水耕貨櫃同時種植,現時馬會除從外國進口飼料外,亦在廣州從化種植鮮草,同時委託綠芝園研究更多可能,令收成可不受季節或天氣影響,但目前採用的牧草品種、營養成分、生長周期、供應方式等種植方案仍在探索中。
客戶查詢遠及內蒙新疆
譚嗣籇認為,牧草種植是一片「藍海」,因為國家方針要求確保糧食安全,達到牛羊肉及奶源自給,而優質飼草的缺口甚大。他驚訝發現,從上海乃至內蒙、新疆,都有客戶詢問能否在當地水耕種草,「我當時也好奇,難道內蒙沒有草嗎?原來當地牧民希望逐漸擺脫游牧的生產方式,因羊群易被猛獸襲擊,或失足跌死、走失,加上冬天也沒法外出。如果要圈養,則要有穩定的草料供應」。因此,若牧草產品要開拓內地市場,綠芝園將生產線北移便有多一重意義,因為若在香港種植牧草,出口到內地還要經過檢疫;但若在大灣區城市種植,牧草除可供應內地客戶,還可透過農作物「綠色通道」來港,一舉兩得。
譚還稱,不僅牛羊馬需要牧草,在潮汕有鵝類養殖戶也來諮詢,「原來鵝也會食草,同樣對肉質有改善」。此外,一些寵物如貓狗也需要吃小麥草助消化,但要新鮮便只能自種。因此,若水耕貨櫃能進駐夜市,即場出售盒裝新鮮小麥草,相信會受飼主歡迎。譚嗣籇笑說,用水耕貨櫃種出來的小麥草健康無害,榨成「青汁」再混合蘋果汁和蜂蜜,還可成為大眾的養生潮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