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近期爆發諾如病毒,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昨表示,本港急性腸胃炎活躍程度自去年12月持續上升,現時仍維持高水平,過去3個月已錄得87宗群組感染,主要涉院舍和學校,影響約1000人,大部分因諾如病毒引起,每宗涉3至39人不等。他說約六成在安老院爆發,其次是殘疾院舍、幼稚園和幼兒中心。
歐家榮昨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諾如病毒一般在冬季較活躍,今年爆發情况與往年相若,料天氣回暖後有機會回落。他說諾如病毒是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病因,具高度傳染性,感染途徑主要是進食受污染食物,或經嘔吐物、排泄物等環境傳播,較少經呼吸道飛沫傳播;而不需翻熱或經人手處理的食物,如生蠔、魚生較易受污染。
歐家榮說患者死亡率低,感染後12至48小時可出現嘔吐、腹瀉、肚痛、輕微發燒等症狀,大部分人補充水分、接受紓緩性治療後,幾天便可痊愈,但若患者脫水,有可能出現併發症需入院,尤其長者和免疫力低者。
歐家榮提醒市民保持環境及雙手清潔,但指酒精不能有效殺死諾如病毒,不應以消毒搓手液代替梘液洗手至少20秒。他稱除了日本,台灣、新加坡、廣東省也處於諾如病毒活躍季,呼籲市民外遊時小心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