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財政持續出現赤字,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港澳辦副主任王靈桂昨表示,本港經濟放諸全球發達經濟體並不弱,認為本港公共財政赤字「不算什麼」。他稱,中央今年將推出更多惠港措施,希望港人接待內地旅客「做好思想準備」。
政府2024/25年度赤字872億,王靈桂昨在北京被問到香港公共財政,表示本港去年經濟增長逾2%,經濟不弱,目前財政赤字水平沒問題。他又表示,今年中央一定會推出更多和更有利香港的政策,其中「一簽多行」範圍定會擴大。不過,王靈桂指出,本港過去在接待內地旅客的問題上,曾出現「不愉快的事情」,期望港人做好思想準備,在人員控制方面處理更恰當。
中央一直強調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昨在社交平台發文,認為中央有關部委和內地省市需要具備較強改革開放意識,以消除香港與內地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訊息流障礙。他續稱,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限於經貿往來,認為本港的文藝、體育、教育、慈善公益活動,都有條件在內地「大顯身手」,在國際社會提升國家軟實力。
梁振英籲部委省市加強改革開放意識
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昨在政協會議前的「委員通道」受訪,表示本港得以建立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是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他說國際金融中心是本港「金字招牌」,對內地企業具有強大吸引力,反之內地企業對本港金融市場也很重要,而國際航運中心則是國家對外的重要窗口。施榮懷稱,香港「食四方飯,做中國事」、與國家命運與共並不是空話,如今香港獲國家賦予新的戰略定位,就要以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發揮「獅子山精神」貢獻國家發展。
港人代倡「購房資金池」
資金閉環容內地人匯款港置業
港區人大代表團今年通過提出兩個聯名建議,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提出「建立『購房資金池』」建議,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置業,倡參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以資金閉環方式容許兩地居民匯款購買物業。另一建議為人代陳帆及陳曉峰提出,倡香港建立與內地一體化的碳交易生態體系,容許內地碳排放權在香港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