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削減開支是新一份《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重點,但部門開支有增有減。按預算案「政府一般收入帳目」,特首辦及各司局長的辦公室開支預算中,其中10個辦公室在2025/26年度預算增幅介乎1.1%至20.4%不等,以政制局及特首辦增幅最多,分別是20.4%及7.8%。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稱,立法會去年已就特首辦額外支出撥款,當時官員稱屬非經常開支;在今年公務員凍薪下,預算開支應維持昔日水平,政府高層應「以身作則」,並具體說明開支細項。
明報記者 施晉宇
本報向預算錄得升幅的部門查詢增加開支原因及細節,政府發言人日前綜合回覆稱,特首辦及部分司局長辦公室因應「實際運作需要」,如填補空缺、聘請臨時僱員、按聘用條件支付薪酬相關開支等,需要增加開支,有關詳情列於相關的管制人員報告。
上述18個辦公室的預算(見表),升幅最多的政制局提到,主要由於一個政治委任官員職位在2024/25年度出缺,以致上個年度薪金開支減少,而帳面上2025/26年度須重新為有關開支撥備。
因上年政治委任官員出缺
政制局增幅20%最大
至於預算增幅第二多的特首辦,由2024/25年度約1.18億元,增加920萬(7.8%)至2025/26年度約1.27億元,提到由於「運作開支需求」增加,而新財政年度會增3個職位。升幅排第三的創科局長辦公室,則由於個人薪酬和部門開支所需的撥款增加所致。
特首辦稱新財年需增3職位
支援政務司辦公室及財政司辦公室的工作均由行政署負責,「政府一般收入帳目」將兩個辦公室開支一併計算,行政署在新一個財政年度預算為7.69億元,較上個財政年度7.45億元增3.3%。署方解釋,主要由於填補職位空缺和預期僱用服務的開支會增加;部分增加的開支則因預期一般部門開支減少而抵消,而在新財政年度會減3個職位。
律政司在預算案編制摘要中,以刑事檢控、民事法律及國際法律等5項綱領列出預算及開支細節,支援律政司辦公室工作開支預算均涵蓋在上述5個綱領中,故未能直接比較。而律政司在2025/26年度預算為25.08億元,較2024/25年度的20.03億元修訂預算增25.2%。
公務員工會:應「一視同仁」
外界關注每年逾千億元的公務員薪酬開支,預算案提出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員等全體凍薪一年,公務員的遞增薪點制度將維持。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政府在調整開支上,理應「一視同仁」;惟他稱編制未有具體列出開支細節,建議提高透明度,讓外界獲悉開支有何調整,予其他公務員共渡時艱之感,而非特別照顧某些部門。
部分局長辦公室的開支預算則錄得跌幅,環境及生態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醫務衛生局及房屋局的局長辦公室預算開支,在2025/26財政年度錄得界乎0.4%至6.6%不等的跌幅,涉及約220萬元。根據編制摘要,跌幅主要是由於「運作開支」的撥款減少。
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運輸及物流局的局長辦公室,在2025/26年度預算開支分別是約1490萬元、1610萬元及2170萬元,與2024/25年度修訂預算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