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校董會副主席陳德霖上月底在立法會財委會稱,校方曾初步探討利用市場資金解決中大醫院財務問題,並曾接觸「耐心資本」,反應正面。
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指非追求短期回報,偏向長期投資,多無期限,對風險有忍耐能力,陪伴企業成長壯大。主權基金、退休基金、捐贈基金等均屬耐心資本,較著名例子包括港投公司、印尼金鷹集團陳江和家族、香港的李嘉誠基金會等。近年耐心資本包括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有份創辦的滴灌通,引入每日分成回報機制,吸引投資者匯聚長期資金,透過平台物色投資機會。
經濟學者李兆波解釋,耐心資本與短炒不同,回報期可以十數年計,舉例創科及藥廠投資,就需要較長期資金投入。
李兆波又稱,投資最終需有回報,因此獲投資一方的財政狀况須有一定透明度,而投資一方亦會審視機構的營運及財政,以決定是否投入資金支持。中大醫院已營運數年,相信有足夠財政資訊供投資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