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屹立北角逾半世紀的新光戲院,昨踏入午夜後霓虹燈招牌、波波燈逐一熄滅,閘門徐徐落下,意味一代粵劇殿堂正式落下帷幕。營運新光戲院約13年的李居明告別時說,新光戲院雖完成歷史使命,但新光承載的精神長存。
李居明:歷史使命完 精神長存
劇目《小平你好》成為新光戲院告別演出,昨晚7時半開場,至昨晚約10時半收起門口的「全院滿座」旗。表演約昨晚11時結束後,由「盛世天」戲劇團創辦人李居明、藝人薛家燕、八和會館主席龍貫天、電影界代表黎筱娉在新光戲院的劇場內主持落閘關燈儀式。他們於今日零時15分拉下手掣,戲院的霓虹燈招牌、波波燈逐一熄滅,閘門徐徐落下。
昨晚約9時,戲院大堂及內外擠滿人群,多名警員在英皇道一帶馬路維持秩序。粵劇導師方女士在新光戲院表演及當領隊約20年,她形容新光戲院結業「絕對是粵劇界遺憾」,不理解政府為何不收購新光戲院。
居住觀塘的七旬粵劇迷梁女士對新光戲院結業大感可惜,稱日後需到西九戲曲中心欣賞粵劇,交通不及新光戲院方便。
新光戲院於1972年開業,由華昌企業委託銀都娛樂經營,自1980年9月1日轉由新光娛樂經營,到1988年8月由香港聯藝機構有限公司接管,惟新光戲院其後三度經歷結業危機。
幾歷易手瀕關又重生
2005年8月,業主羅守輝欲收回物業改為商場,經藝人汪明荃代表粵劇界,以及時任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等人斡旋,新光戲院獲續租至2009年。香港聯藝機構於2009年擬不再續租,經政府介入後,機構願續租3年,至2012年宣告結業,最終在新光戲院結業前兩天,「盛世天」戲劇團創辦人李居明擔當「白武士」承租新光戲院,並斥資千萬元裝修,易名為新光戲院大劇場。
為新光戲院「守業」多年的李居明終於失守,北角僑輝大廈全幢約77.41%業權(即新光戲院現址)於2023年招標出售,本地教會The Island Evangelical Community Church於去年2月以7.5億元購入業權,擬改建成教會及社區會堂。
康署:倘願捐招牌等 會考慮接收
對於政府會否保留新光戲院的霓虹燈招牌等,康文署昨回覆稱,如擁有人有意向署方轄下博物館提出捐贈建議,博物館會樂意按蒐集館藏的程序考慮。新光戲院雖已結業,但市民仍可藉虛擬實景(VR)追憶。本地機構聯合傳訊香港有限公司以720度VR全景導覽呈現戲院大堂、波波燈等,市民即日起可到新光戲院官網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