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大NGO三年削資7% 中小型3% 機構盼滅赤後撥款復常 議員批一刀切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宣布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力度,獲政府津助的社福非政府機構(NGO)至2027/28年度累計須削減7%撥款。勞福局長孫玉菡昨日與機構會晤交代方案,大型機構需自行承擔7%累計削減幅度,社署會為整筆撥款少於5000萬元的中小型機構承擔4%,即中小型機構需自行累計減3%,不再獲豁免。社福界相信今次削減一定影響服務,冀政府承諾待財政改善,可將撥款回復至正常水平。有議員對方案「極度失望」。

孫玉菡:精簡流程助紓壓

擬准延儲備期限

孫玉菡昨與179間社福機構代表會面,交代121間整筆撥款少於5000萬元的機構,由2026/27年度開始要減1%撥款、2027/28年度減2%,累計減3%;58間整筆撥款5000萬或以上的大型機構則累積削減7%撥款(見表1)。他說與會者普遍表示理解,當局亦會拆牆鬆綁及精簡流程,希望在不影響監管下協助機構減輕行政負擔,並協助用好儲備。

孫說,現時各機構共有逾40億元儲備,當局計劃容許整筆撥款5000萬元或以上,以及5000萬元以下機構保留多出整筆撥款儲備上限款額的期限,分別延長至6年及5年。當局將發新指引,機構獲其他政府部門基金撥款將毋須再作成本攤分。社署亦會檢視及優化《津貼及服務協議》,在不影響服務使用者前提下簡化相關匯報,減輕機構行政負擔(見表2)。

社聯料需減人 社協:再削真不行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圖)表示,今次削減非短期,而是長期及永久,料一定影響服務,與會機構均感困難,但相信各機構會盡量選擇不影響服務使用者的方法。他說業界期望政府可承諾待財政有改善,可將撥款回復至正常水平。他說撥款減少下有減人手壓力,業界每年離職率達20%,聘請成本上升,料機構可能需凍結或削減職位,最終甚或影響服務質素。他說小型機構面臨多重壓力,包括商業機構捐助減少,料要「咬緊牙關」。

身兼社聯主席和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副主席的管浩鳴稱,對政府削減撥款「加辣」感失望,重申業界並非不願共渡時艱,但認為要有時限。他估計部分機構會以儲備應對,但儲備有其作用,用完會衍生問題,部分機構也會因而要考慮削減人手。管浩鳴批評政府未完全做好節流及整合工作,僅一刀切要求各部門削經常開支,未來會與當局商討調整方案。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稱小型機構撥款削減幅度雖較細,但仍「入骨入肉」,必然影響服務;大型機構即使有儲備,估計只夠支撐數年,批評方案只是將問題延後。他說對方案極度失望,斥財政司長以一刀切方法節流是懶惰,未有合理運用及分配資源。他期望方案仍有調整空間,即使要減撥款,當局也要為機構提供更多支援,例如設基金助機構開拓新收費服務,長遠增加收入。

狄志遠倡設基金 助機構拓收費服務

小型機構不獲豁免減津助,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稱,方案提出的撥款削減幅度已貼近底線,機構已是勉強維持運作,「再削減真的不行」,冀隨着政府財政好轉,撥款可盡快回復正常。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