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年冬季都有數以萬計候鳥到港越冬,當中雁鴨科雀鳥佔一定比例,近年訪港候鳥數目持續下跌,雁鴨科雀鳥在數量上及佔整體候鳥數目比例亦下跌。香港觀鳥會數字顯示,去年訪港越冬的4.6萬隻候鳥,當中僅約三成屬雁鴨科。
觀鳥會指出,野鴨大部分屬候鳥,亦是群棲生活的鳥類,在后海灣有紀錄的野鴨有36種,當中22種是「淺水鴨」(Dabbling duck);至於觀鳥會與養魚戶合作提升生境的「鴨仔塘」,則錄得9種野鴨,當中7種是「淺水鴨」,包括綠翅鴨、針尾鴨及赤頸鴨等。
所謂「淺水鴨」,即是會於淺水區覓食的野鴨,覓食時會將頭伸入水中,尾部朝天,姿勢有如倒吊,甚為特別;該類野鴨均以藻類等植物為主食。因此,觀鳥會營造的「鴨仔塘」,水位最深不超過1米,愈接近岸邊水位愈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