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港仲)公布,去年接獲352宗新仲裁案件,爭議金額創歷年新高,達136億美元(折合約1060億港元),仲裁宗數也創2009年後新高,個案較2023年和2022年分別多25%和2%。
港資港仲裁下 個案料續升
港仲秘書長劉煦婷向本報說,預期在試點城市推行「港資港仲裁」下,日後處理的仲裁宗數及金額會繼續上升。她解釋,過去在內地企業必須涉外元素才可選用香港作仲裁地,新安排下只要是香港註冊公司可受惠。
劉煦婷昨在港仲活動中說,新仲裁個案及爭議金額創新高,去年收到仲裁個案超過65%涉過去5年內新簽訂合約,認為顯示訴訟各方繼續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情况樂觀。
續國際化 86%案涉港外
本港法庭執行仲裁決定的個案同創新高,港仲引述司法機構提供數字說,去年本港法庭執行100宗仲裁裁決,較2023年及2022年分別65及72宗為高。本港法庭繼續維持仲裁友善方針,僅拒絕執行一宗仲裁判決。
訴訟方及仲裁員背景維持國際化趨勢,整體而言,86%仲裁個案至少一方來自香港以外。雖然40%仲裁個案至少一方涉內地,但14.5%個案沒有任何一方來自亞洲,較前年增加近5個百分點。前年涉俄羅斯的仲裁方居第7位,去年則跌出十大。港仲委任的仲裁員來自25個地區,頭5位分別是香港、英國、澳洲、內地及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