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及四會市博物館等中外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日前宣布,2017年由民間化石愛好者趙燦輝在肇慶四會市太平崗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經考證屬於距今約7000萬年的鴨嘴龍類賴氏龍亞科恐龍,為首次有賴氏龍亞科恐龍在華南地區被發現。是次發現的化石包括部分背椎、尾椎、肱骨、腸骨、股骨和脛骨,估計該恐龍尚未成年,全長約8米。由於特徵與北美地區發現的賴氏龍相似,是白堊紀晚期北美恐龍擴散至中國華南的唯一證據,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古生物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發表。
【明報專訊】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及四會市博物館等中外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日前宣布,2017年由民間化石愛好者趙燦輝在肇慶四會市太平崗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經考證屬於距今約7000萬年的鴨嘴龍類賴氏龍亞科恐龍,為首次有賴氏龍亞科恐龍在華南地區被發現。是次發現的化石包括部分背椎、尾椎、肱骨、腸骨、股骨和脛骨,估計該恐龍尚未成年,全長約8米。由於特徵與北美地區發現的賴氏龍相似,是白堊紀晚期北美恐龍擴散至中國華南的唯一證據,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國際古生物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