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是大量候鳥越冬的重要中途站或終點站,但香港高樓林立,不少玻璃幕牆設計,候鳥撞上隨時重傷甚至喪命。香港觀鳥會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共錄得284宗鳥撞致死,當中46隻是夜間遷徙候鳥。去年9月底一隻少有訪港的「董雞」夜間闖入中環鬧市,疑撞上文華東方酒店玻璃窗戶,骨折受傷墜地,幸被巿民發現並送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治療,翌月帶到米埔放歸大自然。本報查詢文華東方酒店,至昨截稿前未獲回覆。
文華東方未有回覆
香港觀鳥會估計,該鳥在遷徙過程中受到維港一帶的人工光源干擾而誤撞玻璃受傷,認為應研究影響夜間遷徙雀鳥導致鳥撞風險的各種因素,並制訂改善措施,例如燈光管制及樓宇採用「鳥類友善」設計。
嘉道理農場籲設視覺障礙防鳥撞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回覆本報稱,去年9月28日一名市民目擊一隻雌性的董雞撞上位於中環干諾道中5號的酒店(即文華東方酒店)窗戶墜地,於是通知愛護動物協會。協會派員到場,將該隻董雞送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接受檢查及復康治療。農場表示,X光檢查顯示董雞的龍骨突(雀鳥胸骨正中突起部分)骨折,與撞擊窗戶的受傷情况相符,幸好傷勢輕微,經過約兩星期復康治療,董雞骨折癒合,並於10月15日被帶到米埔放歸大自然。
農場表示,董雞在香港是稀少的過境遷徙鳥,園方野生動物拯救中心對上一次於2016年接收一隻受傷的董雞,園方稱事件再突顯「鳥撞」對野生動物構成重大威脅,認為有鳥撞玻璃風險的大廈可考慮安裝鳥類友善設施,例如使用白色油性水筆和間尺設置視覺障礙,為防止鳥撞意外出一分力,為鳥類建構更安全的環境。
香港觀鳥會表示,董雞屬於「區域關注」物種,偏好長有水生植物的沼澤、水田等開闊淡水濕地生境,在香港是稀少的過境遷徙鳥,9月最後一星期至10月是過境高峰。據該會了解,愛護動物協會於事發當日接到市民通知後,晚上8時許派員到現場帶走傷鳥,估計該雀鳥是在遷徙途中受到中環及維港一帶的人造光源干擾而進入高鳥撞玻璃風險的城市環境,並誤撞玻璃致傷。
觀鳥會翻查紀錄,1970年10月23日晚上一隻董雞在中環懷疑撞玻璃。今次董雞案例正顯示夜間人造光害對夜間遷徙鳥類或具致命影響,認為情况不容忽視,該會建議針對現有建築物,政府和業界可循管制燈光設計和時間去減低夜間光害對鳥撞玻璃風險的影響。對於新建築物,則應避免在生態敏感地區興建玻璃建構物,並應及早風險評估,及嚴格制定一系列防鳥撞措施。市民在夜間可拉上窗簾防止燈光外泄,並限制室內燈光只向下照射,燈具色溫不超過3000K(黃光),並在有需要時才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