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科技發展種新田 黃金花海散舊地 信芯園園主望早悉何時收地 盼沙頭角重現向日葵田

【明報專訊】新春將至,在新田扎根逾半世紀的花農梁日信(信哥)攬着冬日陽光下即將送上巿場的賀年百合,黝黑的臉不見燦爛笑容,2025年迎來的是最差的年花銷情,也可能是他花盡心血開墾的花田最後一批年花,因最快明年農莊就面對收地,變作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的休憩用地,他感謂:「摘去鮮花,種出大廈」。雖然負債纍纍,但這名七旬農夫不言休,打算在沙頭角重耕燦爛花海,重現「信芯園」打卡地標向日葵花海,唯盼政府盡早提供收地時間表。阡陌之間,大男人不禁嘆道「不知何處是吾家」。

明報記者 顏筱微

非業主 政府部門無通知

信芯園農莊位處新田小磡村,在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第二期)範圍,工程按計劃應在明年展開,但信哥稱至今未知明確收地時間。他憶述政府人員去年初曾到農莊寫上編號標示清拆土地,惟其後就沒音信。信哥說農莊所佔用近30萬呎土地涉及數十名業主,當中包括地產發展商、個人擁有者、祖堂等。他說政府部門不會接觸非業主,而業主亦不會主動聯絡他,因而一直有被蒙在鼓裏之感,他憤然稱「我們沒有權利知道(收地時間)」。信哥稱需知悉實際搬遷時間才能計劃再覓地、遣散員工,以及安置場內數十隻貓狗。他透露現已訂購明年花種,最擔心若屆時被收地,勢將浪費價值十數萬元的花種。

盼得政府賠償償還債務

談到金錢,信哥稱農莊現為負債狀態,近年每年虧蝕約數十萬元,現靠約30萬元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友人資助及私人積蓄維持運作。面對沉重經濟負擔,信哥說「不知道要捱多少年才可以甩債」,希望利用約百萬元的政府賠償金償還債務,又樂觀自勉「我更加要努力,希望還錢畀人,有剩餘資金就再覓地」。不過,再建農莊亦非易事。信哥現考慮到如沙頭角般人煙較少的地方重建農莊,現實卻是,單是開井尋水、修整道路等項目已需約數百萬元,新覓土地亦需連貫以方便耕作,「我們(信芯園)也不是一朝半夕建成,是用了半個世紀」。

信哥務農逾50年,一直親力親為打理花田。疫情時跌倒撕裂韌帶,從此無法再蹲下整理雜草,亦無法「跳」到農田負責粗重農務,但他肯定說「我退而不休」,笑稱「我當然想繼續耕作,要自力更生」。回望半生心血,信哥豁達稱贊成科技城新發展,盼望造福下一代。

青年拍片記錄 「我好鍾意呢個地方」

今年初,信哥就開放信芯園,為3名初相識的年輕人Milky、Kayden和Judy提供攝影展覽場地。為記錄因開發而即將消失的自然環境及生物,3人自去年10月在新田實地考察、拍攝及訪談,近日在農莊展出成品。大學生Judy說,在考察過程中重新認識新田這個地方,曾遇有街坊熱情送禮,深覺區內有滿滿人情味,對新田感到不捨,「我們無法再興建一個新田……我真係好鍾意呢個地方」。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