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中央收膠月中完結 謝展寰:與綠在區區資源重疊

【明報專訊】「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下稱「中央收膠」)將在本月中計劃結束後不再延續,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日出席活動後回應稱,現時本港有「中央收膠」和「綠在區區」兩個系統負責回收廢膠,由於「資源重疊」,環保署盼整合系統善用公帑,又稱會確保廢膠不會沒人收。有環團質疑說法,指兩計劃有不同功能,不明白何處重疊,又指關鍵不是廢膠是否有人收,而是雜膠是否有妥善處理。

環保署自2020年起推行中央收膠,政府聘請承辦商收集指定區內非工商業廢塑膠,再製成再生材料,現正覆蓋9區,至今批出總值1.66億元合約,區內綠在區區收集的廢膠則會交由承辦商處理。

謝展寰昨稱,將收集廢膠的工作整合至綠在區區系統可更善用公帑,環保署已有詳細計劃,未來將安排解說,確保廢膠不會沒人回收。

指兩計劃功能不同

環團稱不明白何處重疊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認為,綠在區區和中央收膠在回收鏈中扮演不同角色,有不同功能,前者只負責收集廢膠,後者的承辦商更側重處理廢膠,如溶化廢膠、打成膠粒等,不明白何處資源重疊。他指出,處理雜膠利潤低成本高,若非中央收膠補貼,甚少承辦商願意處理雜膠。他擔心計劃結束後,大量雜膠將無法獲妥善處理,「將佢(雜膠)掟去後巷、貧民窟、焚化爐就叫處理?」

中央收膠去年共回收逾7000噸廢膠。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洪藹誠認為,倘結束計劃為事在必行,政府應考慮跟內地合作,將處理雜膠的工序交由內地廠房負責,香港則專注回收。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