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截至去年6月,未符「35%性別基準」的210個諮詢及法定組織中,包括今屆恢復委任制的10區區議會。負責委任區議員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回覆稱,當局按區情及區需「委任具才幹的愛國愛港人士」,已考慮各區區議會整體組成、獲委任人士的社區代表性及聯繫性等因素。
5區12.5% 民青局稱按區情任賢
今屆區議會有179名委任區議員,當中50名女性,佔總數28%。倘細分18區區議會,10區區議會委任議員女性佔比小於35%,其中九龍城、大埔、中西區、元朗及北區的獲委任女性比例並列最低,佔委任議席12.5%,其餘不達標的包括屯門、東區、離島、灣仔及觀塘。相反,葵青區的13個委任議員有7名女性,佔比53.8%,屬全港最高;其次為荃灣,委任議員中男女各佔半數。
議員:昔從政女性少 料日後易達標
九龍城區議會唯一女委任議員、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黃文莉稱,過往從政女性相對較少,以至政府委任區議員時「可能剛好沒有這麼多(女性)選擇」;而隨着愈來愈多女性投身地區工作,「之後可能就會再容易一點,去達到這個目標(35%性別基準)」。
黃文莉稱,絕大部分居民不在乎區議員性別,而是着緊議員「有沒有為地區做事」,而男女議員在服務社區上各有優勢,舉例女性或更易取得同性信任。她憶述,曾有女居民向她傾訴離異或家庭困擾,或請求她代為處理離婚文件;她上門探訪長者時,亦聽過獨居婆婆說「很開心區內有女區議員」。不過她強調,盼自己並非單因性別獲委任,而是政府考慮其履歷及服務經歷後判斷她適合當區議員。
區議會以外,多個法定組織的政府委任非官方成員女性佔比亦偏低。截至去年6月考評局的10名政府委任成員中只有一名女性,佔比10%;8間資助大學校董會亦不符「35%性別基準」,其中浸會大學只有3名政府委任女性校董,佔所有政府委任校董16.7%,屬八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