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屆立法會3年中已辯論121項議員議案,其中64項是關於內地或國家政策的議案。64項中近半議案與經濟政策有關;亦有一半議員提及國家規劃方針,包括「十四五」規劃、中共二十大報告等。有議員認為,本港經濟與內地密不可分,不能單打獨鬥,需配合內地政策才能發展得更快,並期望透過議會討論讓公眾了解國策。
另涵教育醫療勞福等政策
按政策範疇劃分,64項關於內地或國家政策的議員議案當中,31項主要與經濟有關,包括發展低空經濟、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拓展「紅色旅遊」等,其餘涵蓋教育、醫療、勞福等政策,如推展愛國教育、加強內地與香港的醫療及器官移植合作、跨境安老。
至於議案內容措辭,有32項議案有提及國家規劃方針,包括「十四五」規劃、「八大中心」定位、中共二十大報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內容;有15項議案觸及大灣區發展。另有11項議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領導人及京官的講話。
對於不少議案提及經濟及內地,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認為,本港經濟發展不能迴避「八大中心」定位,舉例增加上市公司數目、開拓黃金交易等,不能單打獨鬥,要配合內地政策才能「走得更快」。選委界別議員吳傑莊稱,香港在金融、貿易、旅遊等範疇與內地密不可分,期望透過在議會討論讓公眾了解內地相關政策、本港如何自處和配合,「那些政策對他們自己,無論是創業、就業、學習也好,其實都相關」。
新思維狄志遠指出,中央既提及「背靠祖國」,但同時強調「聯通世界」,本港面對經濟困境,在聯繫國際方面有很多困難,冀議會別只着重內地政策,應多討論如何面向國際市場、突顯本港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