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國會轄下的「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發表年度報告,當中建議美國國會指示財政部,報告金融機構限制港人存取資產的行為,並制裁按港府要求行事的金融機構(見表)。報告形容香港官員現時較內地官員更熱心(zealous)於執行國安法,《基本法》23條立法亦進一步在港製造寒蟬效應。外交部駐港公署發文嚴厲譴責報告,促美方停止發表「充滿謊言」的報告。港府批評報告是「立心不良的卑劣政治操作」,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
CECC倡制裁聽命港府金融機構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昨嚴厲譴責,指CECC持續詆譭本港法治人權狀况,形容無論美方拋出多少報告,「都撼動不了香港繁榮穩定局面,遮蔽不了香港居民權利自由受充分保障的事實」,促美方停止發表「充滿謊言」的報告。
特區政府發言人稱,新訂立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港區國安法》兼容互補,是完善維護國安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對於美方就特區羈管和更生工作的指控,發言人稱是無理抹黑、失實及誤導,懲教署一直為所有在囚者提供安全人道的羈管環境。
報告稱23條立法進一步寒蟬效應
CECC發表年度報告總結過去一年對本港觀察。報告指出,本港通過23條立法,是繼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進一步製造寒蟬效應;相較2002年港府首次提出23條立法,今次立法過程中公眾參與減少,2002年公眾諮詢接獲逾9萬份回應,今次則為13,147份。
報告批評香港官員以國家安全為藉口,有系統地消除政治異見者,包括刑事起訴一眾和平實踐權利的人違反國家安全和煽動叛亂,包括新聞媒體高層,並點名提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
報告關注本港表達自由受限制,舉例YouTube按本港法庭禁制令下架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又稱本港已再無六四集會,因以往政府以公共衛生為由拒批集會申請,近期則是無團體申請。CECC分析,這是由於以往主辦集會的組織核心領導人被視為政治犯,組織亦告解散。
報告提到,留意到英國最高法院前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今年中於民主派初選案裁決後,以本港法治在國安法下被迫妥協為由,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報告指出,關注過去一年香港警方「跨境鎮壓」、懸紅通緝13名流亡港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