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負責評核及頒授本港醫學專科資格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於本月成立賽馬會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加強對現職醫生培訓,目標實踐「能力為本醫學教育」,並在課程引入擴增實境(AR)、人工智能(AI)等範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嘉傑說,現時單靠考試評核專科醫生已不足夠,新課程將裝備培訓導師在工作間評估,並在培訓過程加入AI等課題,與時並進。
醫專於2013年獲馬會捐助成立創新醫學模擬培訓中心,透過各類情境訓練、模擬手術等方式,至今為逾3萬名醫護人員提供模擬培訓。
醫專今年再獲馬會資助逾4960萬元,將原有中心改裝成醫學教育發展中心,並開發新培訓課程,引入AI、基因組醫學等新課題,亦會開發應用程式協助專科培訓和考核,以及在臨牀培訓應用擴展實境等新科技,預計未來5年培訓逾4800名醫生。
梁嘉傑稱,以往專科培訓主要以考試、筆試作評核,現已不足夠,期望實踐「能力為本醫學教育」,包括在工作間持續評估醫生能力;又稱近年醫學應用AI等新技術愈來愈普及,須在專科培訓加入相關課題和評核,例如最基本須學習在醫學程序使用AI的道德倫理、如何確保病人安全等。
醫專稱考試評核不夠全面
工作間評估不會取代傳統考試
梁嘉傑說新中心將制定教學框架,加強支援不同專科學院培訓,專科培訓導師亦可到中心上課。
被問到加入工作間評估的原因,梁嘉傑說現有考試評核並非無用,而是不夠全面,須確保醫生所學知識能用於臨牀環境,「市民希望醫生考試叻都好,來到我面前照顧都做到應該做的事」。
梁嘉傑稱工作間評估非要取代傳統考試,亦不是用作判別醫生「過或不過考試」,而是在過程中加強導師對受訓專科醫生的回饋,以提升教學質素。
中心將設師資培訓課程
賽馬會醫學教育發展中心榮譽總監鄭振邦說,中心將設師資培訓課程,裝備各專科學院的導師、考官、培訓主管等推動能力為本的醫學教育,而受訓專科醫生和導師在繁重臨牀工作下培訓難度很高,開發應用程式可將評核電子化,便利受訓醫生和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