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因感染肺炎而對傳染病產生興趣,又曾經歷SARS和新冠兩大戰役,瑪嘉烈醫院顧問醫生(內科及老人科)、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因在傳染病領域的貢獻,獲選醫管局傑出員工。在公院前線30年,曾德賢見證生命的脆弱、病毒的兇狠。明年將退休的他認為,未來無可避免會再爆發大流行,寄語後輩「繼續戰鬥」,而他與傳染病的交鋒亦不會停止,將繼續醫治病人和研究。
明報記者 楊晨
堅守前線30年 膺醫局傑出員工
「你未必會有心臟病,但一定有過傳染病,可以係感冒、傷風咳。」曾德賢1992年任實習醫生期間感染肺炎,治療曾試新藥,這次經歷令他對傳染病產生興趣。1994年他赴澳洲進修,其間前往所羅門群島研究瘧疾,曾以自己身體為誘餌,捕蚊做研究。當時他只穿短褲赤着膊,吸引蚊子叮雙腿,笑言自己的行醫路真正始於「足」下。
肺炎啟入行路 曾「捨身」研瘧疾
作為本港首批本地培訓的傳染病專科醫生,曾德賢在SARS和新冠兩次大流行都站在最前線,「冇諗過成世人可以面對兩次咁大嘅社區型傳染病」。2003年剛結束專科培訓即遇SARS爆發,瑪嘉烈醫院作為指定醫院,接收全港逾三分之一確診者。
SARS初期物資短缺,他憶述當時用過的N95口罩裝入雞皮紙袋掛起,留待翌日重用。前線醫護需面臨嚴格的隔離措施,一個月不能回家,「食飯要喺『自閉位』,落班後返到『囚室』,唔可以周圍走」,令他深感孤獨。他透露有60多名同事中招,慶幸無人離世。
新冠疫情爆發時,曾德賢已是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但亦是整個團隊中唯一曾對抗SARS者,因此有些擔心,但慶幸其他新人無懼疫症,一句說話「揀得傳染病呢科就做好準備」令他欣慰。他們沒沿用SARS時的「dirty team」稱號,而是叫自己「wet team」,因為是「敢於落水嘅人」。
SARS感孤獨 喜新人無懼新冠
持續3年多的新冠疫情,曾德賢經歷許多揪心時刻,第五波疫情許多年長病人需插喉輔助呼吸或餵食,非常辛苦,他作為醫生,每當「要做好艱難的決定,會唔會再有一個侵入性的治療」,他和團隊都盡量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決定採用積極搶救還是紓緩治療。
曾德賢認為未來無法避免再爆發大流行,重點是如何應戰。他指現時公院有1200多張一線隔離病牀、600張二線隔離病牀,可抵抗小型爆發,倘再爆發大流行則需妥善利用各社區隔離設施。
行將退休,最令曾德賢自豪的是傳染病中心團隊,他相信同事日後會做得比他好;不過,現時傳染病專科醫生不足,公院系統僅有14名傳染病專科醫生,他希望有更多有心人加入,寄語後輩「繼續捱」。他慨嘆人類在病毒面前很渺小,需持續戰鬥,未來他只是退出行政崗位,會更專注病人個案及醫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