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酒店業指前景看不通 需更多國際客 有賓館靠本地客維生 業界倡拓文化遊延簽證

【明報專訊】旅遊業暢旺時,無論是酒店或賓館都一房難求,經過新冠疫情,卻同要面對客量大減的困難。根據旅發局首8個月數據,旅客總人次雖較疫情前大減,但過夜客的比例略升,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表示,現時缺乏的是國際中長線旅客,需靠舉辦商務會議、展覽及盛事吸引他們來港。他指出,雖然商務會議已「回來」,但該類人數較以往「打折扣」,業界看不通前景,投資亦變得審慎。有賓館負責人說,現時靠轉租本地客維持生計;業界則建議多拓文化旅遊,延長簽證吸客。

明報記者 劉思昆

旅發局資料顯示,本港今年首8個月旅客總人次近3000萬,按年增44%,過夜客佔一半;與2019年首8個月(即新冠疫情前)比較,今年同期旅客總人次減少32%,但當年過夜客比例較低,佔43%(見圖)。旅發局較早前表示,今年上半年過夜的會展旅客,平均留港3.7晚,整體旅客則平均留港3.2晚;以2023年全年計算,整體旅客平均留港3.6晚,2019年為3.3晚。

航班少機票貴 商務客減或改視像會議

徐英偉表示,「紅日」(假日旺季)以外,酒店業需商務旅客填補生意額,會議、展覽等活動均有助吸引高消費旅客訪港,但即使展覽業務開始恢復,來港人數卻減少,舉例外國參展商以往派6人來港,現在只派兩人,一來因航班減少及機票貴,二來可透過線上參與,「我們(酒店業)已經不見三分之二(客人)」。

回顧過去一年,徐英偉稱五星級酒店最受衝擊,原因是失去國際客、因大型活動來港的高消費客,三星級酒店因設施、用人較少,相對壓力較小,「相對回報好一些」。

業界投資「非常審慎」 有酒店出售作宿舍

「不是看淡,是看不通。」徐英偉形容業界對香港以至周邊政治環境都「看不通」,業界投資意向「非常審慎」,他指有酒店暫停或放慢投資計劃,甚至有疫情期間翻新的酒店現在感到後悔,有酒店索性整座出售,變成學生宿舍。

何小姐經營的賓館「香港住宿」原有百多間房間,目前剩20多間,更全數長租給本地客,收入較以往接待遊客大跌三分之二,每晚房租「200元都不到」,但她稱本地客源較穩定,勉強能維持收支平衡,但遇上突發開支,如有房間冷氣突然故障便「很麻煩」。

尖沙嘴「香港住宿」稱房租只及疫前1/3

何小姐的賓館自疫情開始,因無遊客而租給本地人,通關後一度嘗試恢復接待遊客,生意卻不似預期,房租只及疫情前三分之一,每晚房價約200元,入住率亦只有一半,「以前周末最少有五六百元,平日300元很平常」,但通關後周末只收二三百元。賓館會否有望恢復遊客生意?她稱很困難,因過夜遊客減少,酒店選擇又多,預計情况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香港旅遊業賓館聯會主席劉功成稱,業界整體客量較疫情前差,部分客人轉投Airbnb等,但暫時未見倒閉潮或放棄續牌,他說有賓館可能將間隔改為劏房出租。至於如何改善業界生意,他建議政府着力發展更多文化旅遊景點,甚至延長外國遊客的簽證至最少3個月或半年,吸引他們多留港數天。

內地旅客仍是本港旅遊業的主力,但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內地旅客數目復蘇步伐未如其他旅客。徐英偉稱,中長線內地旅客習慣多預留一星期行程,平均在港住兩三晚酒店,再到訪其他地方。按旅發局數字,近兩年首8個月酒店入住率都超過八成,過夜旅客佔整體一半,徐英偉稱數目不太差,認為新增自由行城市「一定好」,而二三線城市的旅客多數跟團來港,自由行「散客」則消費較高。

徐英偉認為長遠應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港,「我們希望(遊客分佈)比率可以更國際化」,建議舉辦更多盛事、商務會議,並與鄰近內地城市「夾一夾」,「香港放煙花,隔籬又放煙花,第二天就沒事做了」,即使無法協調亦最少可預早準備,吸引旅客留港。

(施政報告前瞻系列之三)

相關報道:

施政報告前瞻|業界倡放寬烈酒稅 信可帶動消費

施政報告前瞻|難敵北上熱 美容老闆冀留住消費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