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近年推動盛事經濟,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表示,政府盛事定位不清,今年逾200項盛事大多屬「周期標誌活動」或「區域活動」,建議檢視盛事年表,未來向高增值旅遊發展,甚至可以「搶盛事」,從而最有效運用資源,他又批評本港符合國際水平的場地不足,促政府盡快檢視。
4類旅遊活動 「盛事」最大規模
霍啟剛引用外國學者對旅遊活動分類方法,按活動規模分四大類別,分別是「地方活動」、「區域活動」、「周期標誌活動」,以及最大規模且滿足高旅遊需求的「盛事」。他強調舉辦盛事的目標是說好香港故事及帶動GDP,4類活動各有需求,惟政府資源有限,應分析各活動的消費客群,增加高旅遊需求的「盛事」,以助善用資源,並提議政府可主動到訪他國「搶盛事」。霍同時建議可增加對活動的資助,例如政府可透過資助計劃全數資助活動,或由主辦單位向銀行借貸,政府做擔保。
政府:一直支持國際盛事在港舉行
政府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表示,政府更新香港盛事年表時,主要基於三大考慮因素,包括能否吸引市民和旅客參與、能否幫助香港在全球營造正面曝光,以及能否展示香港的策略地位,相關部門及法定機構一直透過現有資源,支持大型國際盛事在港舉行。發言人稱,相信啟德體育園會成為盛事熱門場地選擇,會繼續加強各部門溝通和協作,包括協助盛事主辦單位尋找適合場地。
文體旅局:檢視M品牌審批監管
現時政府會透過「M」品牌計劃資助盛事,但霍啟剛質疑,「M」品牌審批程序及處理申請個案時間長且欠清晰,令部分盛事未獲資助。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回覆本報表示,局方和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正總結過去一年「M」品牌活動推行的經驗,包括檢視計劃的審批及監管機制。
至於場地配套,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表示,本港下月將於觀塘海濱舉辦第15屆亞洲龍舟錦標賽,但仍有船隻停泊,可能影響賽道,指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及海事處只能協調船家搬船,若聘請公司搬3艘船需花費6位數,總會無法負擔,鍾又擔心,同一場地舉辦的2027年世界龍舟錦標賽,賽道範圍更廣,涉及逾100艘船,「如果(泊船問題)2026年不解決,我就要報告國際龍舟聯合會,放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