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文台推算本世紀末每年有逾5個月時間(167晚)都是熱夜,即晚間28℃或以上,而中大一項研究顯示,熱夜不純粹令人難眠,更會致因循環系統病如心臟病、中風的緊急入院風險增,尤其基層及長者。該研究以「熱夜餘量」(熱量強度×持續時間)定義「熱夜」,研究分析本港過去20年數據發現,「熱夜餘量」達17.7的夜晚(相當於28℃以上2℃持續最少9小時),港人整體住院風險增加1.9%,若達30.4度持續12小時,65歲以上緊急住院風險更增5.3%。學者稱氣候變化下會有更多健康風險夜晚,促天文台改以「熱夜餘量」定義熱夜,以更準確提醒公眾熱夜的健康風險。
本報向天文台查詢會否按研究建議檢視重新定義「熱夜」,截稿前未有回覆。
本報記者 孫澤芳
倡計「熱夜餘量」 「超額溫度」乘時長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及牛津人口健康中心近日於《刺血針》旗下國際醫學期刊《刺針區域健康—西太平洋》發表一項研究,分析本港2000至2019年的5月至10月合共3680日每晚8時至翌日早上8時的氣溫變化,以及該變化與住院風險的關係。結果顯示,研究範圍內天文台定義為熱夜的日子,即全日最低氣溫28℃或以上,住院風險未觀察到顯著升高;但如改為仔細分析可表達熱量強度的「熱夜餘量」,數據顯示當「熱夜餘量」愈高,住院風險愈高。
倘達極端熱夜 長者基層風險更高
負責研究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何建輝解釋,「熱夜餘量」算式為「高於28℃多少度 ×該溫度於夜間維持時數的總和」,舉例一晚共兩小時經歷30℃高溫,即該晚熱夜餘量為4。研究發現,在「熱夜餘量」達17.7或以上(相當於30℃持續最少9小時)的日子,住院風險較該水平以下的日子高出1.9%。對長者和有綜援背景的社經弱勢社群而言,即使熱夜餘量僅達15,住院風險已可能增加。
研究進一步分析,當「熱夜餘量」達極端水平(即28.9,相當於30.4度持續約12小時),住院風險增幅會上升至3.1%,65歲以上長者及社經弱勢社群(有領綜援)住院風險增幅更高,會增加5.3%,因循環系統疾病(如心臟問題、心血管疾病如中風等)而住院的風險亦增加3.4%。
何建輝稱,檢視過去20年數據,共187日熱夜餘量曾達17.7或以上,即平均每年有最少9晚住院風險因天氣炎熱而增加。何特別提到,2014年起本港有住院風險的熱夜數目顯著上升,其中2019年曾有日子熱夜餘量達約50高位。
稱「全日最少28℃」定義不準 短暫跌破已不算
何建輝說,現時不少地方如美國、日本等地的氣象部門,均與本港天文台一樣,以全日24小時內最低氣溫達某水平定義為「熱夜」,但此時間範圍太廣,「拉勻」全日計後,有些日子明明夜晚持續炎熱也不會定義為「熱夜」,常見情况為日間曾下雨,令日內氣溫短暫下降至28℃以下,此時即使當日夜晚重新轉為炎熱,也不會定義為「熱夜」 。
翻查資料,剛過去的破紀錄最熱中秋,晚上7至10時氣溫均維持31℃,但11時至凌晨零時曾跌至27度,「拉勻」全日計後該晚不會定義為熱夜。
何建輝認為,由於零時後的凌晨市民體感上仍是夜晚,故定義熱夜的時間範圍應為入夜後至翌日早上。何又認為,研究顯示現時政府對熱夜的定義未能準確反映熱夜的潛在健康危險,建議當局參考研究,改以「熱夜餘量」定義「熱夜」,更準確提醒公眾不要忽略夜間酷熱對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