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參考澳門做法 按需求調節 商會倡發限時的士牌 取代發牌網約私家車

【明報專訊】隨着政府發出的士車隊牌照及提出研究規管網約車,的士業未來數年或面對重大轉變。近年屢為的士業界發聲的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早前換屆,新任理事會接受訪問時重申,的士業界反對向網約車發牌,如當局調查後發現的士不夠滿足需求,比起發牌予私家車,更應考慮重新向的士發出有年期限制牌照,方便按日後道路交通需求適時收回。

明報記者 孫澤芳

政府於今年7月接連公布多項的士相關政策,包括發5個的士車隊牌照、提出規管網約車及平台等,同月的士小巴商總會換屆。新任理事長陳洲稱,業界歡迎政府調查點對點交通供求,再提出規管網約車,惟反對向網約私家車發牌,建議當局參考澳門模式,因應交通需求按經濟周期變化,發出有年期的士牌,按道路負荷適時收回,稱「政府都有少少提示,現在再發的士牌就可能有限制,不是永遠」。

建議網約車考牌看齊的士

副理事長張秉江說,的士載客量近年下降,部分原因是白牌車侵蝕市場,但估計因港人移民、北上消費等,社會整體對點對點交通需求下跌,「可能連的士都太多,為什麼會覺得需要加車(私家車)?」翻查運輸署月報,的士日均載客人次由2019年的85.4萬下跌至今年6月69.7萬,跌幅約18%。

副秘書長袁漢鈞認為,如最終需向網約私家車發牌,網約車司機需與的士司機一樣設考牌制度,網約車應視作商用車,保險費與的士看齊。

倡的士司機考核服務態度

談及的士司機牌照制度,3名理事一致認為需改革,批評現時筆試考核司機對香港道路認識已不合時宜,「問某某大廈在哪條街……現在一按GPS就知怎去,有咩意思?」陳洲建議着重考核的士相關法例認知,袁漢鈞倡加入更多與服務態度相關的情境題,「加深司機印象,令佢接受有呢個責任(禮貌待客)」。

新入行司機可加強職前培訓,在職司機服務又可如何改善?陳洲稱「收入好自然好禮貌」;袁漢鈞相信的士車隊可帶來改變,司機受僱車隊,會怕收投訴被解僱,就會做好服務,又稱若人手充足,知道有司機服務態度不好,「第一時間換了」。

換電動車要達標 需加快建充電樁

陳洲透露,5間獲批車隊牌照的士車行均是總會會員,業界期盼日後車隊可由現時每隊300至1000輛的士,再擴展規模,車隊牌照數目不應設上限,「最好全港的士都屬車隊」。

每隊至少四分之一的士須是電動車,張秉江稱,現時市區尚未有的士專用充電樁,的士需與全港電動車共用僅1500個快速充電樁,充電樁不足將影響車隊電動車數目,以至車隊可投入服務的時間及規模。

張續稱,現時市面僅10多輛電動的士,政府計劃2027年底前增至3000輛,屆時至少需1000個充電樁,政府需加快增加充電配套,才可鼓勵業界換車達標。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