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出生時僅23至25周的極早產嬰兒被稱為「存活線邊緣嬰兒」。每7個24或25周出生的嬰兒,就有1人嚴重殘障,23周嬰兒嚴重殘障率更達25%。瑪麗醫院產科、兒童及青少年科於2021年6月組成「關愛邊緣存活新生兒和父母團隊」,根據臨牀數據及家庭需要,協助父母預先選擇治療方案,至今服務逾20個家庭,成功將23周嬰兒存活率由27%升至50%。
團隊今年獲頒醫管局傑出團隊。瑪麗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司徒天欣說,傳統上將懷孕24周定為存活線,若嬰兒早於24周出生,則稱為流產;至於23至25周出生的嬰兒,團隊會和父母溝通,研究如何治療。她說兒科及產科醫護會一同檢視孕婦情况,評估醫療急救方案,並協助父母選擇積極或紓緩治療,而且溝通更順暢。
選擇積極或紓緩治療需考慮多種因素,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黃小珍說,若胎兒為女嬰、單胎、體重較高,或媽媽產前有藥物支援,都有助提高存活率。
女胎單胎藥援 助提高極早產嬰存活率
誕女萌希望 媽媽決定生第二胎
對於選擇積極治療的家庭,司徒天欣說醫生會處方產前類固醇(俗稱強肺針)及抑制宮縮藥等,並盡量拖延分娩時間至強肺針發揮最大效用。兒科團隊則需預先擬定急救方案,黃小珍指嬰兒出生後的一小時很關鍵,搶救成功後仍要密切監測,舉例早產嬰全身插滿喉管,需小心預防感染,有時需拍醒嬰兒,讓他們呼吸。若父母選擇紓緩治療,團隊會提供介入性治療,並陪伴他們和孩子說再見(見另稿)。
黃小珍說,2005至2014年在瑪麗醫院出生的23周嬰兒存活率為27%,團隊成立至今治療7個23周嬰兒,存活率升至50%。
司徒天欣補充,做過宮頸手術、子宮結構異常、患子宮肌瘤、有早產史的孕婦,皆有可能早產。她說醫護會視乎情况,安排高風險孕婦於懷孕約18周時做宮頸超聲波檢查,若宮頸過短則有早產風險。
39歲葉女士的兩名子女都是早產。她2021年懷第一胎時,僅25周便出現規律性宮縮,她憶述當時非常緊張,而醫護不斷講解存活率和展望,令她更有信心,至今仍記得有護士對她說「你放心,你嘅係女嚟㗎,女仔生存率係高過男仔,你加油呀」。
女兒健康長大讓葉女士相信早產兒非完全沒有希望,亦盼女兒能有人陪伴,故決定生第二胎,惟今年懷孕23周時便出現「穿水」,幸好入院後發現不算嚴重,在瑪麗醫院團隊治療下延至31周分娩,兒子現時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