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記者平日常搭網約車出行,有一天把手機插在褲袋,不料滑落在座位上,落車後大半小時才發現。同行友人幫手撥去電話,但沒有人接聽,記者推斷多數是司機撿到,但當時還有其他事,惟有強忍焦急心情,回家後才馬上用另一部手機致電網約車平台客服熱線。
記者向客服說明了登記帳戶的電話號碼、出行時間、上落車地點,客服確認信息後便致電司機,因這是一個平台、司機、乘客三方通話,意味着司機乘客雙方需要在平台「見證」下處理事件。記者記得司機是個年輕的本地人,與他用粵語聊過天,所以電話一接通,記者馬上用粵語問司機是否撿到一部手機?他說是,記者即放下心頭大石,繼續追問他現在哪裏?可否將手機送回來?
這時客服員似乎說了一句什麼,大概是提醒對話正在錄音,請司機與乘客用普通話溝通,但心急的記者哪顧得上這麼多,而司機也繼續用粵語說自己身在南沙、家住番禺,可以送回但需要時間,他報出電話號碼,說後續可以微信聯繫。加微信後才發現,司機離記者有兩小時車程,見面後他說當時已發現手機,原地等了10多分鐘也不見記者返回,自己又接到單,才不得不離開。要他專程走一趟,記者也真的不好意思,便主動提出酬謝,畢竟手機這麼重要的物件,真的丟失就麻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