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話你知:港勝會共4類 潮人盂蘭列國家非遺

【明報專訊】農曆七月民間傳說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盂蘭節祭祀是香港傳統習俗,除市民燒街衣供奉孤魂野鬼外,也有團體在各區球場等地舉行數天的盂蘭勝會,超度亡靈。盂蘭源於梵文「Ullambana」,意為「救倒懸」,即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拯救墮落在惡道的眾生。佛教傳入中國後漢化,儒家孝道思想「目連救母」的故事令盂蘭勝會進一步普及,內容包括祭祀及超度。

盂蘭勝會不遲於1868年在本港出現,現時香港不同的地方社區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舉辦盂蘭勝會,向幽魂分衣施食及酬謝神明庇佑,不同族群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可分為「本地傳統」、「潮州人傳統」、「海陸豐/鶴佬傳統」和「水上人傳統」4類。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目前4類組織在香港分別有22、32、12及2個,合共有68個。2011年「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獲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至於香港曾有多少個盂蘭勝會,眾說紛紜。陳蒨的《潮籍盂蘭勝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回憶與身份認同》一書中,調查了全港盂蘭勝會共118個,分別是56個潮籍盂蘭勝會和62個非潮籍盂蘭勝會。周樹佳《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一書以祭祀儀式分類,統計全港盂蘭勝會總數有115個:潮州人傳統52個、海陸豐/鶴佬傳統16個、本地傳統41和佛教6個。

(城市保育)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