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埔馬屎洲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其東南岸為本地僅有露出逾2億年前二疊紀的沉積岩,惟過去曾因發展私營骨灰龕場而遭破壞。事隔10多年,同一地點近日再被發現一幅約5萬平方呎的植被遭剷去,被圍封土地入口掛着橫額,聲稱會在該處建立「自然保育、教育及研究中心」,並設漁產基地。規劃署表示該處位於「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署方未有接獲發展申請,會調查是否違例發展。地政總署表示,涉事土地有臨時棚架/構築物,會向業權人發出警告信,若未能於限期前拆除,會將土地「釘契」。翻查資料,涉事土地由遠福發展有限公司持有,與10多年前擬在當地興建骨灰龕場屬同一間公司。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未申發展
本報記者上周二(14日)到現場,發現馬屎洲南面水茫田一幅面積約5萬平方呎的土地遭平整,原有植被被剷去,部分被移除的樹木枝條堆放地上。該片土地已用鐵絲網圍封,內裏擺放多個大型藍色膠盆,每個直徑約2米,地上亦見有多塊太陽能板。
該土地入口掛有一張橫額,顯示農業科技公司「奇異農夫」擬在該處建立「自然保育、教育及研究中心」。根據橫額內容,研究中心面積逾5萬平方呎,目的為促進本地農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心會在該處作生態監測及重新植被等。根據奇異農夫的網站,除了「馬屎洲漁產基地」,其他項目包括「新田環保生態園」、大嶼山萬角嘴的「香港海洋生態保育研究實驗中心」等。
翻查資料,同一地點於2008年被揭發違規興建骨灰龕場「遠福園」,地政總署當年多次發警告信,但土地擁有人未作糾正,直至2012年,地政總署以土地用途違反地契為理由,一度收回部分土地,骨灰龕場未有繼續經營,事件暫告一段落(見表)。
環團:容許申改劃 致破壞重演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水茫田部分土地屬於私人持有,雖然被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但仍可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用途,門檻雖高,但給予業主期望當地可以發展,以致多年後重演大規模破壞,認為政府應慎重考慮收回相關私人土地,可減低國際級地質公園再被破壞的風險。他說,「政府又話要說好香港故事,是否應認真考慮增撥資源去保護國際級的地質公園」,又質疑當地以「堅壁清野」的方式發展是否符合保育原則。
地署:有棚架構築物 會發警告信
地政總署表示,大埔地政處派員到上址視察時,發現當地有臨時棚架/構築物,處方會向業權人發警告信,飭令其於限期前拆除,否則會將警告信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俗稱「釘契」),同時處方正調查有關地點是否涉及非法佔用政府土地。規劃署表示,有關地點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若在該地帶發展「郊野學習/教育/遊客中心」,須先向城規會申請。該地帶的備註亦同時訂明,如未取得城規會批給的規劃許可,不得在「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地帶內進行或繼續進行任何河道改道、填土或挖土工程。
環保署表示,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在「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做土木、挖泥或建築工程均屬指定工程項目,必須持有環境許可證,該署未接獲上址的申請,正在調查,如有足夠證據證明違例會執法。漁護署表示,有關地點屬馬屎洲特別地區以外的私人土地,而在私人土地上清除植被或做土地平整工程,並非由該署規管。
資料顯示,當年馬屎洲興建骨灰龕場,涉及的私人土地由遠福發展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至今仍持有該地。目前該公司董事為陳子健及張彥南,本報未能聯絡二人。另外本報向「奇異農夫」以電郵查詢,至昨截稿前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