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政府稱審慎處理巴士加價:加幅過高會拒絕

【明報專訊】本港5間巴士營辦商申請加價,政府昨發新聞稿重申審慎處理,強調如加幅過高會建議調低甚至拒絕,形容會「做好把關」。政府前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亦見相關說法,惟本報翻查歷年文件,政府多只稱參考不同因素,並考慮立法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意見。有立法會議員形容,今次政府多次表態屬「少見」,估計要「試水溫」,藉輿論向巴士公司施壓。有議員批評巴士公司「叫價高」政府有份促成,因現時方程式計算結果僅為考慮因素之一,最終加幅仍由行會決定,建議改讓巴士參考港鐵每年按方程式檢討票價。

審批看成本、服務、方程式等

議員斥巴士叫價高政府促成

按最新立法會文件,現時政府評估巴士加價申請時會全盤考慮所有因素,包括自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的營運成本及收益變動、未來成本、收益及回報預測、巴士公司回報率、市民接受程度及負擔能力、服務質量,以及和港鐵一樣的方程式運算結果。翻查歷年立法會討論巴士加價文件,政府同樣聲稱考慮上述因素處理申請,但未見如今次先後在文件及發稿重申有權拒絕及調低加幅。

翻查資料,政府曾運用權力調低申請加幅,2008年九巴及城巴(專營權一)獲批加幅較申請低至少一半,2014年九巴申請加4.3%,最終獲批3.9%。2021年屬少見例子,當年九巴及新城巴申請加幅全部獲批,龍運申加8.5%被否決。

議員倡僅按方程式定加幅

對於政府先後兩次表態,實政圓桌田北辰形容屬少見,估計要「試水溫」,測試公眾反應。他認為,現時巴士加價由行會把關,行會亦有政治壓力,因「唔想年年審批年年加」,故不時拖慢審批,結果巴士公司每次「追落後」大幅加價,不但觀感差,對市民亦不利。

田建議改善機制參考港鐵做法,每年以特定方程式為巴士加價唯一依據,如僅按通脹加價。九巴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管簡學悕昨在港台《千禧年代》亦認同應探討設方程式,每年按客觀標準調整票價。

如僅按方程式實施加幅,文件顯示九巴、城巴及新巴市區線、嶼巴均只可加2.31%;城巴機場線可加49.36%,與提出的50%相近;龍運可加36.69%,但今次只提加8.5%。

工聯會鄧家彪表示,城巴機場線雖從1997年起沒加價,但其間開辦的新路線並非以1997年情况定價,故不同意日後僅按方程式加價,否則新開路線可一併「追落後」,加幅不公平。

鄧又認為可否加價最重要視乎有否虧蝕,保留行會把關可確保盈利為考慮因素,反指港鐵僅按方程式為人詬病,故才被要求檢討。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