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提出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限制海外律師參與國安案件,明日(17日)在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討論。律師會向委員會提交意見書,表明反對「一刀切」禁止海外律師處理國安案件,並質疑律政司早前就修例增設「申請前甄別程序」及「覆核機制」,程序上重複且不符成本效益,認為特首沒必要審批同一事項兩次。
倡逐案審批 適用於控方
律師會表示,同意政府修例以符合人大常委會去年就《港區國安法》釋法的精神,但認為應該以「逐案處理」方式審批海外律師能否參與國安案件,而非「一刀切」禁止,有關要求應同樣適用於控方。律政司早前增加修訂內容,增設「申請前甄別程序」,指海外律師申請參與國安案件前要先獲特首批出准許申請通知書,並增加「覆核機制」,倘情况有變便要再向特首申請證明書。律師會指出,當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過於簡略,未知具體如何操作,質疑特首沒有必要就同一事項審批兩次,認為程序重複且不符成本效益。
另外,立法會昨日(15日)通過任命去年退休的澳洲高等法院法官祈顯義(Patrick Keane)為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就議案發言,表示祈顯義聲譽卓著、具豐富司法經驗,支持今次任命。他批評,過去部分海外法官辭職以抹黑《港區國安法》,亦有海外人士煽動海外法官集體辭職,建議當局任命前應徹底了解法官背景,避免委任曾公開發表對中國偏頗或有敵意言論的法官。
政務司長陳國基昨在會上表示,海外法官顯示他們對香港司法制度的信心,有助維持本港司法水平的聲譽。
在美國,40名跨黨派參議員昨日支持一項無約束力議案,敦促美國政府強硬回應中國打壓香港異見者,包括實施制裁及其他手段。議案譴責《港區國安法》的實施、特區政府政治檢控及囚禁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並支持港人爭取基本人權及自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副主席里施(Jim Risch)表示,議案促請當局釋放所有蒙受不公平檢控者,冀美國及盟友追究北京及特區政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