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引入「全政府動員」應急動員機制,上月中首次演習。公務員事務局昨向立法會公務員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稱當日無預先通報各政策局及部門,七成部門可在兩小時內知會負責第一更的人員,其餘絕大部分在3小時內通知。局方稱,個別部門反映,由於編制人數多,需時較長,不少部門花相當時間解答問題,例如負責工作、輪班安排及能否放例假或離港等問題。
勞工界議員勞聯周小松稱,收到公務員團體反映,上月演練當日公務員外出工作,例如救生員或康文署在外工作看不到電郵,「睇新聞」才知演練,認為政府內部溝通可改善。周續稱,個別公務員有意參與演練,無奈遭上司拒絕,令人遺憾。
根據動員機制,政府計劃即時可動員至少1萬人組成應急隊,所有政策局須預先編定名單,分三更和安排替補人手。上月演習,約26個政策局和部門的900人參與實地演練,各部門根據預先編製更表,安排約1萬名第一更人員進入「戒備狀態」。局方稱,日後會定期演練,強化啟動「全政府動員」的執行力及公務員團體的機動性。
不接電話者紀律處分
周小松說,部門已編製兩個月至半年更表,但有公務員團體反映,若當更期內無聽電話,則可能面對紀律處分。周呼籲當局與職方多溝通,「是否每個人半夜三更都聽到電話?是否這樣就要紀律處分?是否可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