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一

採訪手記:疫策放寬 京安檢監控未見鬆減

【明報專訊】北京的地鐵縱橫交織,一如既往擁擠,進站前也仍要安檢。包袋放上X光機那髒舊的傳送帶、身體接受安檢員敷衍揮舞着儀器,這種細微的出行阻滯已存在京城多年。

相比之下,更喜歡出租車代步那份自由,惟每每剛上車,就被司機催促繫好安全帶,後排也不能豁免。司機說,近兩年當局狠抓此事,街上監控設備也升級,可識別車內人有無扣帶,「你穿淺色衣服,它就能識別到」,繼而派出200元人民幣電子「牛肉乾」。

為規範單車,街頭裝上了大量鐵閘。路燈變紅,鐵閘關上,再心急也只有等;綠燈亮起,閘門開啟,積聚的大量單車又如跑馬地的賽馬般,競相衝出。

北京的確正變得更「文明有秩序」,但人的質素有參差。今時街上,很多人脫去口罩,隨地吐痰、拭鼻涕又成常態。記者昨日就遇一妙齡少女迎面打了個毫無遮掩的噴嚏,陽光下,薄霧般的飛沫,讓人醒悟這城為何能一時之間遍染新冠病毒。

揭京SARS被譽「中國良心」

退休軍醫蔣彥永病逝

2003年曾揭露北京SARS疫情的退休軍醫蔣彥永,據悉11日病逝,享年91歲,15日將舉行告別式。這位被認為挽救了無數生命的「中國良心」,也是敢於發聲要求平反「六四」的勇士,其離世消息在內地並未引起廣泛注意。已故3年的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如今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到今天,疫情和清零都被城市裏的人遺忘,被迫安檢也早就內化為某種共識,人們看似回到從前,其實,又何嘗不是止步不前?

明報記者

(2023全國兩會)

相關字詞﹕北京 兩會 採訪手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