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衛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增設不同途徑引入海外護士,其中特別註冊或登記的護士,服務一定年期並獲僱主認可,可免試正式註冊或登記。香港護理專科學院內務副院長馮玉娟表示,若只靠僱主評核資格,或致護士服務水平不一,認為人手質素須由香港護士管理局把關,並建議設立認可院校名單等,以便劃一水準。醫衛局長盧寵茂則稱,目前正諮詢各專業團體,現階段不宜逐個意見回應。
香港護士管理局回覆查詢時稱,一直與政府保持密切聯繫,探討各種有助提升業界專業水平和確保有足夠人力資源的途徑;管理局將討論修訂《護士註冊條例》的內容。
籲設認可院校名單確保質素
馮玉娟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受訪時表示,各地培訓護士情况各異,例如培訓時間長短、入學資格等,建議設立認可院校名單,並定時更新,以確保課程符合香港要求。馮又建議要求申請人提供僱主或院校推薦信,申請人亦應自行呈報過往曾否涉及違規情况。她不認同只靠僱主評核特別註冊或登記護士能否正式執業,認為要交由護士管理局把關,相關部門可再研究須否設立額外考試以保障服務水準。
議員倡設時限名額 保障本地護士
立法會勞工界議員周小松在同一節目稱,港府應就引入海外護士設立時限及限額,並應確保本地護士就業機會不受影響;他指本港中長期仍要透過工作環境或待遇、加強培訓本地護士,以解決人手問題。對於各地培訓模式或有異,周建議可讓本港護士負責風險較高的醫療程序,以符合市民的要求及期望。
盧寵茂昨出席屯門地區康健中心開幕禮,他於活動後被問及對護專建議的看法時,回應稱正諮詢各專業團體,強調諮詢途徑很清晰,也不宜透過大氣電波溝通,相信有更好、更專業途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