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港聞二

簡屋用2014環評 政府:委顧問證有效 瀕危鳥棲攸壆路選址旁 稱施工影響非「無法克服」

【明報專訊】房屋局選定8幅地興建簡約公屋,其中元朗攸壆路選址有一半土地位於「濕地緩衝區」,是環評條例下的指定工程,須向環保署申請環境許可證。長春社指出,攸壆路項目擬建2100伙,較2014年發展商獲批方案的106伙多近19倍,而且現時簡約公屋方案南北地盤均有住宅,但2014年方案的住宅集中在地盤南部,兩者發展規模及佈局明顯不同,質疑當局以當年的環評報告申請環境許可證,毋須再做環評的做法是否符合環評條例。政府回覆稱,已委聘顧問做環評,以確認當年的報告結論「仍然有效」。

房屋局、發展局、環保署、建築署及規劃署綜合回覆查詢表示,2014年獲批的環評報告顯示,攸壆路選址主要生境包括草地、灌叢及荒廢水池,生態價值被評為「非常低」至「低至中等」,報告亦指擬議發展對影響範圍內的生境屬「低生態重要性」,房屋局預期在該地段興建簡約公屋將不會造成不良生態影響。政府發言人又稱,建築署已委聘顧問做環評,「核實該地段內現時的生態狀况,以確認上述環評報告內的結論仍然有效」,將再向環保署申領環境許可證。

伙數樓高超2014年 濕地緩衝區建屋

環保署去年12月稱,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選址曾於2014年做環評,當時擬議發展低密度住宅共106伙,已獲批環境許可證,故項目不需再做環評,被環團質疑是否為加速建屋而壓縮前期程序。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指出,翻查當年獲批的環評報告,曾評估3個發展方案,當中獲批方案提供106伙,樓層高度6.6米,住宅集中在南面地盤,北部主要為園景區及休閒康樂設施,對環境影響較少,不過,房屋局提出的簡約公屋項目擬建2100伙,伙數較當年多約19倍;新方案樓高8.7米,亦較當年方案多出約32%。新舊方案最大分別在於樓宇佈局,簡約公屋提出南北地盤均有住宅,當年方案主要集中南面地盤建屋。

環團質疑不符規劃 政府:申臨時用途

長春社亦就項目是否符合區內規劃提出質疑,指選址北部地盤屬「濕地緩衝區」,規劃意向是「保護濕地保育區內的魚塘和濕地的生態完整,並禁止進行會對濕地保育區內的魚塘的生態價值帶來負面干擾影響的發展」。周藹銓稱房屋局應交代會否就項目申請規劃許可,以及如何符合規劃指引相關要求,如「不會有濕地淨減少」的原則。

政府稱,會適時就簡約公屋項目向城規會提交「臨時用途」申請。根據規劃指引,該項目北面地盤位處濕地緩衝區,申請人須證明有關發展符合指引訂明的原則,城規會考慮規劃申請時,會整體考慮交通、環境、生態、排污等方面的影響,申請人提交的理據、公眾意見及專業部門的意見及要求,以決定是否批給規劃許可。政府又強調,如日後發展商需推動其私人項目,必須向城規會提交充足理據,以支持其規劃申請。

攸壆路選址的北部地盤非常貼近「濕地保育區」的魚塘。長春社上月到訪發現,選址旁的牛潭尾排水道有不少候鳥,包括約8隻屬瀕危的黑臉琵鷺,擔心項目施工時的噪音及建成後的人為干擾,會滋擾雀鳥棲息以及影響雀鳥飛行路線。政府回應稱,簡約公屋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施工時間較傳統方法短,產生塵埃和噪音也相對低,對附近環境不會造成「無法克服的影響」。

明報記者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