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以培訓投放大量資源為由,擬立法強制醫護在公營體系服務一定年期,其中醫生方案未有細節。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昨稱,將與業界商討要求醫生考獲專科資格後,繼續在公營機構服務一段時間。有病人權益代表關注,除非有數據支持專科培訓涉大量公帑,否則只會令醫生更不情願被綁。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前主席李國棟稱,目前醫生專科培訓期內受聘於醫管局,受訓同時也有付出工作,醫生考取專科後大多不會即時離開公立醫院,質疑強制年期理據薄弱。
盧寵茂昨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稱,近八成醫生畢業後留在醫管局專科培訓,涉至少6年,日後會否要求接受專科培訓後「留耐些」,是下一步研究方向,政府將與醫專等業界商議。政府率先諮詢牙醫強制服務年期,被問到醫生是否也會參考牙醫,他回應稱,不同醫療專業在專業發展、人手供應和服務需求各異,不會一刀切「牙醫學醫生、醫生學牙醫」,但認為當中有可比之處。
病人組織憂醫生反彈
醫專前主席倡訂合約而非立法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稱,愈多醫生在公營體系服務必定愈好,但認為須提供充分理據支持。他引述政府早前稱在大學投放了大量公帑培訓醫科生,卻無交代專科培訓支出,憂慮如未能清晰解說或引起醫生反彈,更損公營醫療服務質素。
李國棟向本報表示,本港專科培訓屬在職培訓,絕大部分是在醫管局「邊做邊學」,受訓同時也會付出;他說,實際上並不多人一考取專科資格便轉投私營市場,因他們會擔心自己經驗或名聲仍不足,而且公立醫院能提供更多病例。他認為,若真的要求醫生取得專科後「回報政府」,建議以合約形式處理,在接受培訓前與醫管局簽約訂明須工作多於受訓的6年,而非立法強制,或要求完成服務年期後才頒授專科資格。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稱,該會尚未獲諮詢,他稱醫生大多會考取專科,日後別無選擇下只能被綁。他稱醫生考獲專科後已30多歲,正值組織家庭之齡,如仍要強制留在醫管局,難免令人卻步。鄭亦關注強制年期,太短作用不大,過長則或太嚴苛,「會不會(透過)special registration(特別註冊)返來可能更快?」他認為不同專科不宜設不同強制年期,否則或令部分專科無人修讀,得不償失。
政府將了解護士實習或強制服務年期意見。盧寵茂昨於節目稱,現時護士採取學位制,或令部分學生畢業後未必會從事護理行業,對人手有影響,相關問題也是政府考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