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疫情肆虐3年後,本港社會近日終全面復常,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日稱,估計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免疫系統失調者未來很可能需如流感針般每年接種新冠疫苗,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月底會開會討論。他又回顧疫情3年,認為第五波疫情時公立醫院仍把輕症及無病徵者收入院隔離,致負壓病房不夠用,如當時早實施居家隔離,或可避免其後醫療系統崩潰。
倡長者長期病患每年打疫苗
許樹昌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受訪時表示,按衛生署的「新冠及流感速遞」,近日每日新冠重症及死亡人數各為單位數字,污水檢測病毒量亦很低,相信現時疫情穩定,相信本港免疫屏障仍很強。至於取消口罩令後呼吸道病毒感染個案有否上升,他稱暫只錄得零星個案,數字不及以往流感高峰期。
許又稱,世衛下周一及周二(20及21日)將開會討論新冠疫苗注射建議,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月底會開會討論需否參照世衛調整本地安排。
指檢討新冠經驗助日後抗疫
許樹昌在節目內回顧過去3年新冠疫情,他說本港首四波疫情採取的圍堵政策有效,但第五波Omicron傳播力強,令疫苗功效大打折扣,加上很多長者和家屬猶豫打針,公立醫院初期仍收治無病徵及輕症者,致負壓病房不夠用。他認為當時如早些實施居家隔離,或可避免醫療系統崩潰。
許又表示,檢討新冠經驗對日後抗疫有幫助,全球每個世紀均會有兩三次病毒大流行,相信隨着科技進步,人類的應對準備會愈來愈好,認為毋須太擔心。他又憶述,2003年SARS時「辛苦好多」,相較之下今次新冠應對措施已有很大進步,病毒測試、疫苗、抗病毒藥物均很快面世,另因有負壓病房,醫護工作環境亦較安全。
鍾南山:內地與港疫策各有各好
另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昨在港出席活動時表示,香港新冠疫苗接種率很高,加上Omicron的致死及致病性較弱,認為本港放寬防疫措施風險不大。被問到如何評價香港與內地防疫措施之別,他說兩地做法各有好處,如內地採用嚴格措施屬保護長者關鍵,而本港各方面的防疫措施均較早放寬。
翻查資料,港府在內地撤銷「出行碼」後宣布停用「安心出行」,亦在內地及澳門撤銷新冠患者隔離要求後放寬隔離令。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相關字詞﹕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