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發展局去年底向立法會交代交椅洲人工島項目並同步展開「公眾參與」,公眾諮詢將於本月底完結。身兼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議員的陳健波昨於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表示,由於本地過往缺乏土地儲備,難以進行規劃發展,認為人工島計劃有助本港建立土地儲備。
對於坊間認為對比人工島,政府應優先考慮收回棕地及農地發展,陳健波稱收地涉及賠償及安置等事宜,不會比填海更快提供土地。他又說,人工島開支涉及約5800億元開支,分開20年發展,每年平均開支約300億元,開支不算多,認為人工島有助增加本港土儲。
稱近10年工程開支少預算一成
陳表示,有關項目或採用發行債券、用鐵路加物業模式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發展。他補充,根據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過去10年工程預算額是1690億元,但實際開支是1510億元,比核准預算少一成,認為政府確實有控制開支。
倘海平面升 工程師:加高海堤
此外,坊間亦質疑人工島或會出現「飄移」的問題,香港工程師學會長卜國明於《政經星期六》回應稱,過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曾被發現填海土地向外伸延,人工島受壓移動是正常情况。他強調,本港有眾多填海經驗,過往不存在「爛尾」情况,認為社會毋須擔心。
談及若日後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會否危及人工島,卜國明稱可透過提高海堤的高度解決問題,同時在海邊預留一定空間,興建緩跑徑,避免大廈與海邊距離太近。他又舉例,擔心灣仔、吐露港等低窪地區將來更易出現水浸情况。